时间:2023-3-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图为乌拉特后旗中欧班列工业园区。 乌拉特后旗政府供图(资料图)

中新网巴彦淖尔5月13日电题:探访中国西部边境旗县用土特产“牵手”中欧班列闯世界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陈洁站在偌大的中欧班列园区内意气风发,他用手指着眼前的展板直言,“当地土特产花葵、蔬菜、羊肉走出国门已非梦想。”

作为“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运营负责人,陈洁1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现在我们运行的中欧班列已趋正常,诸多土特产都成功运行到了莫斯科等地。”

历史上水草肥美、地域广袤的乌拉特后旗,一度被外界称之为理想的放牧场所。年之前,当地民众很难相信自己的家乡会有一天走上世界贸易的舞台。

事实上,乌拉特后旗早在两年前即酝酿打造中欧班列这一“对外新高地”,并明确要将该边境旗县打造成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节点城市。陈洁作为国际物流业专业人才,顺势加盟到“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运营的筹划中。

图为乌拉特后旗中欧班列。 乌拉特后旗政府供图(资料图)

此后不久,当地在中欧班列工业园区建成巴彦淖尔市最大的铁路货场。该货场总占地面积20.82万平方米,年输送能力万吨,远期可达到每年万吨以上。

年1月12日,是一个值得乌拉特后旗民众记忆的日子。这一天,满载巴彦淖尔市优质农产品的中欧班列“乌拉特后旗号”启航,目的地是俄罗斯莫斯科。

官方最新消息显示,自“乌拉特后旗号”中欧班列首发运行以来,今年第一季度发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葵花籽、番茄酱等农产品共计13班列个集装箱(柜),约吨,货值约万美元。

依靠中欧班列,让当地土特产持续走出国门,乌拉特后旗正在加快“节奏”。

今年4月1日,中欧班列国际陆路港项目在乌拉特后旗中欧班列工业园区开工,该项目总投资7.5亿元,占地面积余亩。

该项目的远期目标是打造出北出二连浩特口岸,西连策克、霍尔果斯口岸,东通天津港的对外开放铁路港样板,构建“一港连欧亚,一港通九州”的现代物流体系。

乌拉特后旗副旗长李青来表示,围绕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乌拉特后旗还将利用境外资源,重点承接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带动矿产品交易,实现木材、有色金属、电商、跨境贸易,让第三产业快速增长,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崛起。

乌拉特后旗旗长毅恒介绍,乌拉特后旗是内蒙古西部区位优势明显的边境旗县之一,铜、铅、锌、硫、铁等矿产资源储量巨大,极具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又一个重要支点的潜力。

据介绍,年全年,乌拉特后旗计划开行中欧班列55列,在保障巴彦淖尔市优质农畜产品出口和境外矿产资源进口的同时,提高资源就地转化水平和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水平,解决“酒肉穿肠过”问题。

“十四五”期间,当地还要借力中欧班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力争物流产业增加值在年达到15亿元以上,成为内蒙古西部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新高地”。(完)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