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1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蒙古国是我们的近邻,有不少人因为我国有内蒙古自治区,而觉得两者大同多于小异。其实,多年来蒙古国深受苏联带来的俄语载体文化的影响,后来又受到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影响。就是说,它即使保留了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同样的民族传说和文化,但是也发展出了东西方杂糅、苏美中三国交织的蒙古国特色。(乌兰巴托城郊)近30年来,即年蒙古国摆脱了对苏联的强依赖关系以后,受距离近和同为东亚国家特点,又深受韩国和日本的影响,在车辆和日用消费品方面,韩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小编最近去蒙古国穷游,没有被知名的景点所折服,反而被不同于我国,又超乎意料的“风景”,咔嚓咔嚓的猛摄一翻。总结蒙古国的“三宝”,可以说是独家特色的东西,木头电线杆、慢速火车、树木。有没有搞错?凭什么这么说?1,木制枕木,木制电线杆,不是我们国家的混凝土。我们是从二连浩特出关几公里后到蒙古国南大门扎门乌德市的,然后坐上夕发朝至的列车到乌兰巴托。这多公里的铁路沿线,苍茫无际的草原、低矮平缓的丘陵,是标配,显得这浩淼的世界上十分孤独。运动的火车与静止的铁轨,陪伴的大部分时光是沿线的电线杆,如同青藏高原的地貌,迥异的就是这电线杆。原来这些电线杆都是木头的,原木的,就是一个大树伐倒后简单修整就拉过来了。同样,较为复杂的高压线,就是好几根木头搭成的简易木架子。他们几十米一棵,平行着铁路线,像哨兵,有生命力一般。(电线杆,诗意与远方?)按照1公里十几根计算,这全程下来就得需要万把根木头,算多?好多车皮拉不完。算少?不就上万根嘛.不用仔细观察,啊,这铁轨也是木质的,只是在有些站,多出的几股铁轨,是水泥的,大部分,也就是说主干铁路线,竟然是真的枕木。而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电线杆和枕木,就已经被钢筋混净土替代了。要拍怀旧复古的电影,得到郊外支线找工厂遗漏的货运铁路,这么说,蒙古国够穷的啊。(那几天暴雨冲毁铁路,木头杆)小编认为绝不能这样理解。不到万人的国家,人口密度之低,世界第一,不可能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结构,比如说,建立水泥厂、钢铁厂、预制厂、采石场等全流程的水泥枕木生产线,就不如木头成本低,而且低很多,用量也不大。这和蒙古国的香烟一样,写着蒙古国专卖和韩国制造,都是俄文字母(蒙古国语言用俄文拼写),因为建立专门的卷烟厂,实在太不划算,让加工优势强国代为制造多好啊。(车窗大开,两边都是景)2,“彩色“火车,流动的世界一景。还有几十处大拐弯,超级壮观,独特。如果说枕木也算一景,那能说明,蒙古国火车简直就是多个美景的集大成者。小编做的火车是一条长龙,咱们的绿皮车后来线路少,车厢减少,像高铁前的时代,动辄20节车厢,邮政、货运、餐车全有的“长龙“现在很少了。蒙古国有那么多人流动吗?他们没有硬座车厢,都是卧铺,而且一节车厢的一个包厢,只有四个床位,这样车厢只能拉40人,就算20节车厢,才人,这还是一个长途线路,车不算长,乘客不算多。(我们坐的列车刚离开这里,就这样了卧铺毕竟是贵啊?没有便宜的硬座吗?导游把车票上的内容给我们一翻译一算,原来这不停的开一宿的火车,按照14个小时算,车速50公里每小时,卧铺车票蒙图,相当于人民币94元,综合测算,只有我国这类卧铺车票价的30%多。多拉慢跑,平民价格,卧铺待遇,没啥选择,是不是也是幸福指数很高呢。小编所在的旅行团,列车是25节车厢,说它是钢铁长龙,名副其实。几十年前修建的铁路,基本依着地势而修,因此这大铁路到处都是弯道,往往很短的距离内,直接从北拐到西,从西拐到南,90度弯弯的长龙,十分壮观。拍摄火车拐弯,欣赏火车拐弯,不仅成为蒙古国内游客,而且成为中国争相欣赏的风景,吆五喝六的来到窗前。木头窗框,不用费劲儿就大开开,从发车列车员就大开几个窗子,让外边的风吹进来,手机伸到窗外拍摄,那长龙很轻易的抓取到。同样,蒙古国不生产火车,这些列车都是从俄罗斯买来的一手和二手车厢,各种颜色,各个时代,连同运行了几十年的车头,混搭在一起,整个列车就是“彩龙”。3,蒙古国的标配就是草原嘛,怎么会有树木?小编自认为学校地理学得不错,明白随着纬度的提高,光照、热量和降水,加上海拔等,从北京往北,草原覆盖大地,树木难以生长。树木就是长,只有大量人工条件跟上,在居家周围、城镇才能长树的啊。旅游攻略上不强调的东西,不走心。事实是只对了一半。从扎门乌德到接近乌兰巴托的多公里铁路线,周围,的确没有看到树。有树,一是在车站(几间房子)周围和零星的小镇(几十间房子)周围,人工种的。二是铁路边自然形成的较深的水沟和季节性河谷,无风,水分充足,没有保山,还能保水,顽强多年,成为小老树,一棵两棵的。(这是大部分想象的蒙古典型图景)直到邻近离乌兰巴托了,随着城镇的房子多起来的,是几十米高的陡峭的山体,绵延开来,河谷纵横起来,湿地多起来,形成一片片,一溜溜的树林,山的阴坡,森林绿意盎然,满眼舒畅,倍显珍奇。乌兰巴托因此而像阴阳城,南侧图拉河从东到西流过,形成一片片项链般的湿地,灌木丛,树林,草地----可以像青藏高原那样“逛林卡“(草地玩乐休闲),城市北侧,曾是绵延向北地势升高的河谷北岸,如今是水泥森林的城市,难见绿色。导游带我们去的重点旅游项目,也是本国内老百姓旅游的热点,便是乌兰巴托东南方向几十公里的特日勒吉国家森林公园,虽然说有小片的森林,本身自然生长得破碎化,在大背景的草原衬托下,才显示出森林的深绿。导游讲解的和小编对蒙古国地形图了解一致:乌兰巴托往西去的数百公里范围,即蒙古国的中北部,是蒙古高原众多河流的汇聚之处,那是雪山、森林、湿地、河流均有,错落分布的地方,森林成为主体,草原算是陪衬。蒙古高原上,历史上形成的城镇房子均是木质房子为主,后来才出现砖土和水泥墙,无论是蒙古西部的森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森林,都能保证建筑用材。难怪,在一些小站,仍能看到许多货运列车,拉着原木。这些,曾是我国年前,天然林禁伐之前的风景。单看一样宝贝,而且没有更深的理解,就会像某些主流媒体的报道,蒙古国很穷。这就是旅游的价值,呼吸着,手摸着,亲眼看着,让人的感觉通道全部打开,体会一个地方,再加上思考一小时,超越看旅游攻略一年。(国家森林公园,只有很少树木)(我国二连浩特车站)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