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6/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pf.39.net/bdfyy/bdfyc/index.html长大以后外出工作,很久没有回家乡,家乡的风土人情却依旧埋藏在记忆的最深处。有一天,同学发来一个制作白散的视频,引来一阵回忆杀,熟悉的场面开始浮现在脑海里。白散,即米花,壮如圆盘,白中微黄,甘香酥脆,稍压即碎裂数块,既取其洁白松散之意,是玉林名优特产。自从上了初中住校以后就再没碰上这种做几百个白散的场景了。随便一回忆,竟然又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小时候,天没亮,就跟着大人起来忙活,最喜欢守着灶上正在蒸着几十斤糯米的大木桶,因为一开盖,大人总是先抓一团糯米团给我们小孩先尝,软软糯糯的却又不黏,味道堪比师大西门的糯米团。印象中那个大木桶,全村就一两个,要做白散,得先预定,轮流来。天气好,赶紧做。谁家做,几乎村的人都来,一来是需要很多人手,二来是做白散是过年前的头等大事,三来是凑热闹。成型晒干后,就到第二道程序了——过白散过糖水,然后晒干,晒干后,收藏半个月一个月。第三道工序,zhao(炸)白散。啊啊,最喜欢帮老妈打下手——老妈炸好,晾干油后,我负责搬到专用桶里放,每一次搬运,都在途中偷吃一块,最好老妈每个炸“散”了,成不了完整的,这样我偷吃,老妈完全看不出来。但是还是不能“咒”老妈炸不成型,到时没有完整的,还得跟邻居家去换,不然没有可以供奉祖宗的。到时大年初一全村到社头和寒山庙礼拜,又得比较一轮,看谁家今年的白散炸得好。如今过年回来,已经很少有人亲自动手做白散了,要么从市场上买,要么干脆不吃了。我为这种现象悲哀。随着时代巨轮的前行,很多古老的风俗可能要淹没在浩浩荡荡的人民奋斗史中。唯有经历过,才会记忆深刻,才会在它要濒临消逝之前感到心痛。
|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