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科局立足地缘优势,契合国家周边战略要求,根据市委政府《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精神,以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民心相通之桥,为共建“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提供各类人才支撑,稳步推进中蒙俄人民建立友谊、增进情感的“人脉工程”。 强化公派、自费留学力度,推进对外教育交流。市第一中学公派留学俄罗斯教师1名、高中毕业生3人,高中生自费留学白俄罗斯14人、俄罗斯2人;国际学院“2+2”合作办学模式公派留学俄罗斯16人,蒙古国97人。目前,全市开设22个外国籍学生教学班,每年参加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外国籍学生报六级通过率90%以上,通过考级才能继续在我国知名高校深造,现在浙大、北科大、东北师大等学府都有来自二连的外籍学子的身影。我市保障外国籍学生“奖学金”,将落实-学年度外国籍学生各类奖学金.8万元(含自治区专项资金万元),受益学生将达到人次(上学期人、下学期人)。 加强对外教育的人文交流,提升知名度。年各校园累计接待蒙俄来访参观交流人次达12批余人次;6月份与团市委联合举办“纪念中蒙建交70周年系列活动暨‘情系第二故乡筑梦二连浩特’中蒙青年交流会”;7月份与盟教育局合办第五届中蒙俄“二连扎门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活动;8月份市第一中学外籍留学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大会”,通过层层角逐,最终有三名外籍留学生获奖;10月份市第一中学举办“年上合组织国家中文书法大赛”,两名外籍留学生获得了书法作品三等奖。 加大管理力度,规范细化外籍学生学籍。我市年外国籍毕业生人,新学年招录新生,截至目前,二连市在校外国籍学生人;外国籍学生分布幼儿园45人,中小学人,大学人,来源国为蒙古国人,俄罗斯81人,哈萨克斯坦1人和尼日利亚1人,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对外教育科技交流工作的管理办法(试行)》,实行计划招生,规范招生行为。 主办|二连浩特市报社 总编|贺雪花 责任编辑|阿荣 美术编辑|佩风 来源|市教科局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活力二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