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 服装供应链:从供应链看服装业的库存问题 资讯动态: 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布的数据显示,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2%(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比5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7%。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 中国服饰料半年纯利跌40%:中国服饰(.HK)发盈警,料截至今年6月底止半年录得纯利较去年之9,.3万元大减40%,主要由於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及服装零售市场不景气;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商之影响,导致集团收入下降;对长货龄库存计提存货拨备,导致集团毛利率下降;及其他收入及利息收入下降。 上半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微增2.1%:今年1-6月,中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1%,其中纺织品出口.7亿元,增长4.2%,服装出口亿元,增长0.6%。 价格数据: 截止7月18日PTA相关行业开工率汇总 PTA相关行业开工率汇总 行业 7月15日 7月18日 变化 PTA 66.22% 66.22% 0% 聚酯 79.81% 79.81% 0% 江浙织机 68.50% 68.50% 0% 市场分析: 服装供应链:从供应链看服装业的库存问题 近两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终端销售不畅,服装业库存积压不断上扬。在此背景下,服装企业纷纷寻找出路——打折促销、加大电子商务渠道投放、转投二三线城市等商业手段花样繁多。 各种各样的手段都属于在库存发生后再“消解库存”、“处理库存”,要根本上解决服装业的库存问题,还要从库存产生的根源——供应链着手,最大限度的“预防”库存产生。 1“客户订单分离点” 与服装业生产组织方式 1.1了解“客户订单分离点” 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维持合理的库存水平,换句话说就是在“库存水平”和“顾客服务水平”之间做出权衡。 如何权衡库存水平和服务水平,在供应链管理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客户订单分离点(CustomerOrderDe-couplingPoint,简称CODP,如图一),它是指如何决定库存的位置,以使得某些操作或者实体在供应链中的运行能够独立开来。比如说,一件衣服储存在零售商处,顾客自己从货架拿下,付款买走,而代理商、品牌商看不到下单的过程。这里,零售商的库存就是顾客和制造商之间的缓冲,这个库存点就是客户订单分离点。分离点越靠近顾客,就越能更快的服务顾客。这个点的位置就涉及到对顾客快速响应和更大的库存投入之间的权衡。 图一:客户订单分离点 理解企业战略和市场环境对“客户订单分离点”的选择非常重要。用成品库存来服务顾客的企业称为面向库存生产(Make-To-Stock)型企业;根据顾客的特定要求来组装预装模块的企业称为面向订单装配(Assemble-to-Order)型企业;为顾客从原材料到零件再到部件进行生产的企业称为面向订单(Make-to-Order)型企业;面向订单设计(Engineer-to-Order)型企业则是顾客与企业一起设计,然后再从原材料到零件再到部件进行产品生产。 1.2服装业的生产组织方式 服装的订制化类似于面向订单装配、面向订单生产、面向订单设计的模式,国内有不少服装企业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尝试,目前看效果也不错。这种尝试顺应了服装业从制造向服务转变的趋势,适应人们对服装个性化的要求。服装个性化定制模式中,“客户订单分离点”的位置更靠近制造,是服装业商业模式的一种创新,属于服装业的战略决策的范畴,对库存投资产生重要影响(如图二)。 图二:服装业客户订单分离点 我们谈论的服装业库存,集中在按库存生产型企业,服装业的大量企业属于这种大批量生产方式。在大批量生产方式中,只有销售活动是由客户订货驱动的,企业通过“客户订单分离点”(CODP)位置后移而减少现有产品的成品库存。 2、从供应链管理角度 思考服装业库存问题 创新是企业持续经营之本,服装业的创新包括不断地提升产品的设计能力,采用先进管理方法降低成本,将仓储、运输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优化营销策略等等。但是这些创新手段似乎只局限于对供应链单个点进行优化改善,更加注重成本的管理,主要着眼在如何有效的降低成本,并没有从供应链的全局对企业战略、产品运营进行全方位分析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以下从供应链管理的整体出发,从销售预测、信息系统、物流配送、柔性生产四个方面谈谈服装业库存。 2.1销售预测与“牛鞭效应” 长久以来,中国服装业已有意无意地走上了以量取胜的路子,以过剩的产量满足供应链下游环节的需求。 在分销模式上生产商—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模式在服装业销售渠道中最为普遍,此模式下的销售预测信息是通过一年(春夏季,秋冬季)两次订货会在销售渠道各环节流动。代理商通过当地零售商的订单量预估向品牌商订货量,品牌商以代理商的订货量为依据下单给生产商。 沿上述渠道产生的预测信息掺杂了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不见得真正反映了消费者的购买逻辑,与消费者实际需求存在不小差异。代理商往往倾向订购较多的商品以备断货;品牌商为满足代理商的需求而储存更多商品以备补货;生产商为了应对品牌商的需求和生产环节的诸多风险,再扩大生产量。从零售商开始沿着供应链到生产商逐级放大产量,最终在各环节造成库存压力。 供应链管理把这种现象叫“牛鞭效应”,“牛鞭效应”是类似大众服装品牌这种面向库存生产企业的天然缺陷,使得库存结构不单是成品,而且包含原材料和半成品。在市场急速成长阶段,这种效应被市场增长所淹没,而一旦市场发生一点风吹草动,供应链个环节上的库存马上显现出来。 品牌商的营销部门如果能提前调研、再参考设计师对市场的敏锐触角来把握市场需求,引导买手的购买,这样从市场源头最大限度预防信息失真。 家居 6月建材家居卖场销售亿上半年市场整体回暖 资讯动态: 我国上半年陶瓷出口下跌3.2%:据统计,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1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3.3%。其中,出口6.4万亿元,下降2.1%;进口4.73万亿元,下降4.7%。其中,陶瓷产品上半年出口金额6,,万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3%,据了解,今年以来,陶瓷产品的出口一直都是呈低开低走的态势,1月份下降21.1%,1、2月份累计下降30.7%,前三个月下降18.8%。 上半年建材家居市场整体回暖卖场累计销售亿:近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6月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15,环比下降3.58点,同比上升7.83点。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6月销售额为.8亿元,环比下降3.85%,同比上升16.34%。1-6月累计销售额为.2亿元,同比上升9.50%。 成都家具展一期成交.9亿专业观众采购亿:据统计,一期家具展现场成交的.9亿元中,专业观众采购亿元,终端零售万元。本届展会首次设立定制家居主题专馆,展出面积1万平方米。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反映出定制板块在家具行业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也预示着“定制家居”或将成为千亿家居业的下一个增长点。 市场分析: 6月建材家居卖场销售亿上半年市场整体回暖 BHI为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的简称。是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的一个建材家居终端卖场的景气度指数。它是从全国各指定的集中采集点采集了家建材家居商户(铺)的相关数据编制而成。BHI反映了建材家居装饰装修材料的景气度及市场走向,同时与国家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对比,还能反映出房地产刚性需求的强弱。 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的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6月份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为.15,环比下降3.58点,同比上升7.83点。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6月销售额为.8亿元,环比下降3.85%,同比上升16.34%。1-6月累计销售额为.2亿元,同比上升9.50%。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秦占学从专家的角度就本期BHI数据解读道:年上半年,受全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趋势拉动,BHI走势明显位于年之上,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上半年累计销售额同比上升9.50%。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分析全国房地产市场,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显示,6月全国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32%,涨幅较上月收窄0.38个百分点,新房成交量较5月同期也有明显回落。受房地产市场直接影响本月BHI小幅下滑属情理之中。加之6月进入雨季,家庭装修受到一定影响,这从本月BHI分指数“人气指数”环比下降5.28点可以窥见。 进而分析年上半年,全国楼市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房地产政策偏向宽松,降准降息、调整首次置业首付款比例等购房层面刺激政策接连出台,不断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释放,楼市上半年整体呈现量增价涨格局。这从“-BHI与国房景气指数对比示例图”中可见,年上半年国房景气指数整体位于年上方,且2-5月逐月上涨,6月国房景气指数微跌(年2-5月逐渐走低,6月止跌微升)。受全国房地产市场直接影响,上半年全国建材家居市场也有所回暖,BHI走势也整体位于年上方,且未现明显峰值,可见传统观念中家居消费的“淡季”与“旺季”界限越来越模糊,市场走势或将越发趋于平缓。 据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0%,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可见,宏观环境方面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偏弱,国民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而房地产市场下半年因城施策、因地制宜的政策指导方式或进一步凸显,两地分化仍将加剧,房地产销售增速或出现回落。以上双重因素叠加影响使得6月BHI分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环比、同比降幅为各分指数之最,且其绝对值为49.6(高于50看好后市、低于50看弱后市),可见全国建材家居市场尚未到盲目乐观的地步,加快转型升级才是企业生存之关键。 玩具 想上新三板,玩具企业应注意哪些问题? 资讯动态: 木玩世家与芬玩科技达成开发AppToys战略合作:年7月12日,木玩世家和芬玩科技强强联合,正式达成开发AppToys(APP玩具)战略合作。作为与乐高有着相似背景、经历三代人的木玩世家开始进入App玩具领域,意味着木制玩具将进入新纪元。 1-5月全国玩具行业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9.40%:年1月~5月,全国玩具行业累计出口额同比增长9.40%,高于轻工全行业增速13.06个百分点。其中:1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9.89%;2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19.2%;3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54.95%;4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14.34%;5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2.87%。 价格数据: 年5月中国合成橡胶(包括胶乳)进口量统计表 商品名称 计量单位 5月 1至5月累计 比去年同期±% 累计比去年同期±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合成橡胶(包括胶乳) 万吨 27 , 1,, 91 51.7 97.2 35.7 市场分析: 想上新三板,玩具企业应注意哪些问题? 据《中外玩具制造》年7月号:近年来,新三板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实际上,近年不少玩企为了规范管理、吸引资本、加速发展,都积极筹备登陆新三板事宜。但这一融资渠道流动性低、效率低曾被不少人诟病。日前新三板分层制的落地,让原本备受争议的新三板市场迎来重大利好。 据中外玩具全媒体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新三板上已挂牌的玩具、动漫企业接近20家,已对外公布上市意愿并正在进行相关工作的玩企超过5家,相信之后还有更多玩企陆续排队加入。券商投行分析师蒋洋给我们总结分享了影响玩企挂牌的主要问题,玩企可对照进行简单的自查自检,有助于加速上市进程: 1、OEM模式以出口为主,易产生大客户依赖,独立性以及持续经营能力可能受到限制。 2、销售模式大部分选用代销,贸易商为主要大客户,核查收入真实性需要花费精力。 3、在收入确认原则上可能与销售模式,以及对国外还是国内市场存在不同。 4、因玩具生产企业属性为生产,且产品小,批次多,种类多,成本核算复杂,企业财务基础差,很难真实反映企业的盈利情况。 5、玩具出口以及在国内市场销售均存在安全认证标准,如果存在安全不达标很可能会被罚款或者产生其他损失。 6、因玩具大部分为代加工模式,尤其是出口订单型企业,因此订单有约定的交货期,大部分货物运输为了降低成本为海运,约定了固定的时间上船,如果产生延迟交货的情况,容易产生坏单或者额外增加运费的情况。 7、出口型玩具企业,结算主要为美元结算,容易产生汇率风险。 8、考虑结算主要是预付款加上交货物提单后支付剩余款项的结算方式,前期需要生产企业垫付资金,如果交货或者付款产生延缓企业资金压力较大。 9、原材料风险,一般客户的定价为下达订单这个时间锁定了销售价格,如果后期发生原材料大幅涨价,会挤压利润,考虑到代加工这类毛利较低,容易产生亏损。 10、玩具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此员工社保、工资问题突出,有企业会存在工资现金发放较多,社保不缴纳以及个人所得税不代扣代缴。 11、股东资金占用,玩具类公司前期主要以作坊形式存在的比较多,因历史原因产生的股东资金占用或者借款问题比较多,挂牌前需要进行清理。 纸业 年上半年全国新增纸箱原纸产能大盘点 资讯动态: 89家用纸量大的报社上半年新闻纸用量同比下降14.3:7月13日,年新闻纸市场信息交流会在宁夏银川召开。从会上了解到,中国报业协会对全国89家用纸量大的报社统计数据显示,年上半年比年上半年总用纸量减少了8.2万吨,下降了14.3%。 年欧洲浆纸行业产销数据统计:近日,欧洲纸业联盟(CEPI)发布年欧洲造纸行业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年欧洲造纸行业表现在全球仅次于中国,与年相比,造纸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消费量增长。其中,包装纸及纸板产量继续稳步增长,文化用纸产量则继续下滑。纸浆方面,纸浆产量及产能产量微降但变化不大,商品浆产量微降但进口量增加。报告数据显示,年CEPI成员国纸及纸板总产量为.2万吨,较年微降0.2%;纸厂开工率为91.2%,较年增加1.5个百分点;表观消费量为.6万吨,同比微增0.5%。另外,年CEPI成员国纸及纸板总产能为.3万吨,同比下滑1.8%。 “晨鸣”连续十三年入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于近日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年(第十三届)《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在这份基于财务、消费者行为和品牌强度的监测报告中,“晨鸣”以40.84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十三年入围该榜单。 价格数据: 国内纸市场最新价格汇总 产品名称 生产厂家 规格 最低价 价格单位 价格类型 箱板纸 玖龙纸业 g 元/吨 出厂价 箱板纸 江苏理文 g 元/吨 出厂价 瓦楞纸 玖龙纸业 g 元/吨 出厂价 瓦楞纸 中山永发纸业 g 元/吨 出厂价 铜版纸 金东纸业 g 元/吨 出厂价 轻型纸 晨鸣纸业 70g卷筒 元/吨 出厂价 轻型纸 山东正大纸业 70g卷筒 元/吨 出厂价 白卡纸 山东太阳 g 6 元/吨 市场价格 白卡纸 亚太森博 g 元/吨 市场价格 瓦楞纸 江苏理文 g 元/吨 出厂价 市场分析: 年上半年全国新增纸箱原纸产能大盘点 截至年5月下旬,国内瓦楞纸新增产能73万吨,箱板纸新增产能30万吨。部分纸企新项目投产时间或适当延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年底,瓦楞纸预计将释放产能万吨,箱板纸预计将释放产能万吨,远超年新增产能。 瓦楞纸及箱板纸产量逐年递增,年平均增速为4.9% -年造纸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10年,其中-年瓦楞纸及箱板纸产量增长速度较快,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保持在13.5%和18.4%。年遭遇经济危机,产量增速下滑,-年瓦楞纸及箱板纸产量平均增速分别为8.6%和8.9%。 而年受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及行业集中度发展等因素影响,瓦楞纸及箱板纸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增速分别为-0.25%和-1.92%。-年我国经济环境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瓦楞纸及箱板纸产量增速亦处于低位,平均增速分别为5.1%和4.9%。 瓦楞纸及箱板纸行业快递纸箱占比逐渐增大 包装用纸主要用于家电、电子、食品、饮料、日化、医疗、机械等下游行业,下游需求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情况。近两年主要下游行业产量增速放缓,纸箱需求量增速受到一定影响。然另一方面来看,近几年来我国电商发展速度较为迅猛,网购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带来的二次包装需求带动瓦楞纸箱板纸需求量增长。随着网购市场的不断发展,快递纸箱在纸包装中的占比将逐渐增大。纸箱生产企业可立足市场需求,扩大快递纸箱业务。 建材 年上半年水泥价格指数运行回顾 资讯动态: 上半年越南水泥消费量增长12.4%:根据越南建设部下属的建材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越南水泥制品(水泥和熟料)消费量约万吨,同比增长12.4%,完成全年计划超过51%。? 蚌埠兴科Low-E玻璃及深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5.8亿元:7月13日,蚌埠兴科玻璃有限公司工人在镀膜线上片区操作取片。兴科Low-E玻璃及深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5.8亿元,项目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低辐射镀膜节能中空玻璃万平方米的产能,预计年销售收入7亿元以上,年利润1.59亿元。 年上半年二连口岸木材进口保持增长:年1—6月份,二连浩特口岸进口木材61.9万吨、总值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7.6%。其中,进口原木12.4万吨、价值1.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2%和32%;进口板材49.5万吨、价值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和32.8%。 价格数据: 7月19日主要市场螺纹钢最新价格 日期 地区 市场 产品名称 材质 规格 价格 生产厂家 -7-19 华北 北京 螺纹钢 HRBE φ18-22 0 河北钢铁 -7-19 华东 上海 螺纹钢 HRB φ20-22 日照 -7-19 华南 广州 螺纹钢 HRB φ16-25 韶钢 -7-19 华北 天津 螺纹钢 HRBE φ16 河北钢铁 -7-19 西北 西安 螺纹钢 HRB φ16-25 2 酒钢 -7-19 西南 成都 螺纹钢 HRB φ16 威钢 -7-19 东北 沈阳 螺纹钢 HRB φ16-25 2 通钢 市场分析: 年上半年水泥价格指数运行回顾 年上半年,中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从年初的79.25点涨至6月30日的82.17点,累计涨幅达3.68%,这与近年来上半年均是走跌的情形不同。去年持续的价格下行使得企业盈利空间大幅缩窄,这使得今年价格进一步下跌的动力大大减弱,同比跌幅已由年初的20.59%缩窄至6月底的5.06%。 表1:~年上半年CEMPI变动幅度(%)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平均水平=点 从上半年中国水泥价格指数走势图看,1、2月份寒潮及春节假期影响,水泥价格缓缓下跌,从3月份开始受前期停窑及需求回暖影响,价格扭转跌势震荡上行,进入4月工程启动明显,企业协同力??(元/吨,0%)度大,水泥价格呈单边加速上涨,5月份涨幅趋缓,到6月份降雨叠加行情转淡,水泥需求下滑,价格止涨下行。 图1:年上半年水泥价格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各月份价格涨跌幅表现看,与、年相比,年上半年各月价格涨幅大,跌幅小,上涨月份较多,行情走势较为振奋。其中,4月份是涨幅最大的月份,达3.56%,3月和5月价格则分别上涨0.94%和1.91%,而6月份依然是价格跌幅最大的月份,达到1.83%。?? 图2:~年上半年各月份价格指数变动幅度走势(%)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六大区域的价格表现看,上半年,六大区域水泥价格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西北地区涨幅最大,达10.1%,华东、华北也分别上涨4.5%和3.13%,中南、西南、东北涨幅相对小,分别上涨2.18%、0.47%和1.68%。从单月涨幅情况看,1月无一区域上涨,2月份仅西南、西北微弱上涨,3月份华东、西北涨幅开始启动,双双涨幅超过3%,而其他区域则未有上涨,4月份,华东涨幅强势,达6.18%,成为涨幅最大的地区,西南也上涨了4.07%,5月份三北地区及中南也开始上涨,而华东未能进一步上涨,基本以平稳为主,进入6月,南方市场下跌,华东出现明显下跌,跌幅达4.67%,北部勉力上涨,上涨也趋缓。?? 表2:六大区域各月水泥价格指数分月、季度涨跌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从31个省份的水泥价格变动幅度看,上半年有17个省份的水泥价格出现上涨,其中西藏、新疆、河北、江苏、陕西、贵州累计涨幅超过10%,西藏、新疆涨幅最大,分别为36.19%和18.11%,广东、甘肃分别上涨7.21%和5.72%,安徽、海南、广西、辽宁分别上涨4.33%、3.75%、3.7%和3.5%,其余价格上涨省份涨幅不足3%;价格下跌的省份有13个,其中湖南、湖北领跌,跌幅分别为4.18%和4.61%,福建价格下跌3.02%,其余江西、云川等下跌省份跌幅不足3%。?? 图3:年上半年各省市水泥价格涨跌幅(%)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中国水泥研究院 下半年,预计水泥价格指数涨跌幅度表现依然能好于去年同期表现,9~11月份的涨幅预计超过6%,在7、8月份市场淡季之时,企业若能及时的开展夏季停窑,在11、12月份开展冬季错峰停窑,那么淡季之时价格跌幅或明显缩窄,企业下半年盈利状况较去年同期或有明显改善。 更多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