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1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新闻发布会现场

7月21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彭万臻作主题发布,自治区农牧业厅副厅长刘永志、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德、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占国、自治区民委经济发展处处长陈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彭万臻

7月的内蒙古大草原,水草丰美、牛肥马壮、乳香飘飘、美景美食、令人向往。大家都知道,广袤的草原孕育着天然无污染的丰富资源。奶食品是用马、牛、羊和骆驼的天然纯奶制成,味道醇香、营养丰富、绿色健康,蒙古语中称之为“查干伊德”,汉语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在历史悠久的草原文化传承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蒙古族饮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民族传统奶制品是以传统原料、传统工艺、传统生产加工方式加工制作的奶食品,我们统称其为民族传统奶制品或民族传统乳制品或奶食品。目前,我区已经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民族传统奶制品有7个品种,分别是:奶豆腐、奶皮子、策格、楚拉、毕希拉格、酸酪蛋和嚼克。千百年来,这些奶制品在蒙古民族中代代相传,也深受我区各族群众喜爱。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措施,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一、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下决心把乳业做强做优,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针对内蒙古初级产品多、原字号特征明显、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的突出问题,延伸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精深加工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年6月1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年8月27日,全国奶业振兴工作推进会在我区呼伦贝尔市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强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支撑服务,打造有竞争力的民族奶业。因此,发展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我区地处北纬黄金纬度,从东到西横跨五个气候区域,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大山脉、大沙漠,绘就了多姿多彩的壮美景象。独特的自然与现代文化相融,造就了天然绿色的农畜产品,品质优良的特色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发挥我区自然和生态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全区有16家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企业、户注册登记的加工坊。每天加工鲜奶能力.73吨,日均实际加工鲜奶量.3吨,年产值6.07亿元,就业人数在人左右。推进我区民族传统制品产业发展,对助力牧区稳定脱贫、牧民增收致富将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有利于形成奶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挖掘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抓“六稳”促“六保”的重要举措。二、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效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和副主席欧阳晓晖先后作出批示,要求“抓紧研究民族奶食品标准,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生产许可证发放等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扶持民族奶食品加工业力度,推动内蒙古民族奶食品品牌建设,助力奶业振兴,帮助牧民增收。”年8月9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奶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年,全区奶畜存栏达到万头只,奶类产量达到万吨;乳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亿元”的发展目标。这里我要强调的是,随着消费能力提升,健康优质的奶制品越来越被人们看重,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是自治区奶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年12月31日,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推动全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由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联合自治区相关部门推动各地开展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今年以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场监管工作,把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作为全系统的重点工作,以专项行动主抓主推。一是成立了以白清元局长任组长的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专班,建立周调度制度;二是出台市场监管系统《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制定了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的十条具体措施。三是牵头组建了由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工信厅、民委、财政厅、农牧厅、商务厅、文旅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银保监局等11个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各盟市比照自治区做法成立了工作专班,迅速开展相关工作。随着工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专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一)通过调研摸清了我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的现状今年4月份以来,自治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先后赴呼和浩特、锡林郭勒、通辽、赤峰、乌兰察布、包头、巴彦淖尔、阿拉善、鄂尔多斯、兴安盟、呼伦贝尔等地30个旗县行程公里进行督导调研。调研了解到我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盟市、旗县政府和监管部门反应迅速、积极行动,特别是主产区旗县积极想办法、定措施,主动出击、先行先试;广大生产经营者参与热情高,对提升产品品质、增强竞争力充满期待。一些家庭式手工坊还有扩大生产规模的强烈意愿。如: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巴音树盖嘎查返乡创业牧民敖能(抖音号“奶酪姑娘”)7年的时间,她经营的“安格尔奶食店”名气越来越大,现在每天日加工多斤鲜奶,通过实体店、微商渠道把奶制品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金额达到多万元。二是有的地区,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优选的8家手工坊产品在全区已率先实现进驻超市销售,因其产品增加了不同规格,设计使用了精美包装,售价比以前高3—4倍,且供不应求。还有今天来到现场的手工坊牧户代表,他们的销售渠道也非常广泛,网友遍布全国各地,销售额也非常可观。一会儿记者朋友们可以单独采访他们。其中“唐思格”手工坊的“海日罕”品牌影响力已向区外扩展,发展态势较好,带动力较强。截至目前,呼伦比尔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等地的民族传统奶制品已进驻商超销售。三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的旗县级食品检验室已开始进行技术人员培训,启动移动检测车开展免费巡回检测,并开展广泛宣传引导,努力打造为我区食品检验战线的“乌兰牧骑”。四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从事奶食品加工生产的商户免费入驻民族奶食品加工园区,当地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电商园区建立“民族传统奶制品服务专区和展示专区”,鼓励民族奶制品加工商户入驻园区开通电商销售模式,并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政策、入园方面的支持。全旗10户民族奶制品加工坊有8户开通了微商渠道,5户开通了抖音、快手直播销售渠道。(二)以技术支撑和智慧支持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6月13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签订了“民族传统奶制品培训研发项目合作协议书”,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传统奶制品培训研发基地”设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依托学院师资、科技人才、蒙汉双语教学等方面优势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培育人才、传承文化、创新技术、提升价值“赋能”。今后双方将在人员培训、标准制定和完善、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发等方面进行合作,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支持。(三)发挥试点示范创建引领带动民族传统奶制品稳步发展。6月28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关于启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首批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内市监办字〔〕号)精神,经过自愿申请,盟市、旗县(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局遴选、两级政府复核的申报程序,公布了首批个试点示范名单。试点示范时间为年5月至年4月。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验收通过后,“以奖代补”,支持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各盟市、旗县在建设试点示范时,实施点对点服务,发挥典型引领作用,积累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四)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族传统奶制品包装设计,帮助指导商标注册打造区域品牌形象。7月6日,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已完成民族传统奶制品的包装设计方案的征集活动。从件应征作品中通过专家评审入围作品、市场满意度调查甄选出包装设计式样,全部免费提供给奶制品加工户选择使用。这将有效改变当前多数传统奶制品无包装、裸卖、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的尴尬局面。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帮助民族传统奶制品手工坊申请商标注册,指导专业合作社等团体申请注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为例,目前已为50户手工坊申请商标注册,为32户手工坊申请物品编码会员、共计办理份条形码,“锡林郭勒奶酪”地理商标正在申办中。届时民族传统奶制品的产品品牌形象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五)加强宣传推介力度营造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家国内门户网站、微博、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