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联运班列 两年前,陆海新通道犹如鲜衣怒马的少年,怀揣互联互通的初心,奔向了行千里致广大的使命。如今,陆海新通道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改写了中国对外开放版图。两年来,陆海新通道开行频次、线路不断加密、国内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让过去深处内陆地区、遭受“物流困局”的重庆,站到了开放的前沿,首次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 破解西部“物流困局” 9月2日10:30,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铁路箱下海出境专列从团结村铁路中心站顺利发车,标志着铁路集装箱首次通过海运出境,出口货物实现一箱到底,再也不用中途换箱。专列不到2天就运抵钦州港,再出口至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单个集装箱的综合成本可节省元左右。 “要是在10年前,这样的速度是想都不敢想的。”尊程(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从事国际物流行业几十年来,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物流困局”。 杨明说,以前货物进出口,只能向东走长江航线,重庆与上海之间航行时间就要20多天,加上海运,时间会更长。从东南亚进口的农副产品,常因运输时间过长而发霉变质。 正如杨明所言,东向出海通道时间过长,物流成本过高,因地理条件形成的“物流困局”,制约着中国西部地区的开放发展。 为了打破这一困局,两年前,在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中国西部相关省份与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合作打造全新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即陆海新通道。货物通过铁路向南运至广西北部湾,再通过海运抵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比传统的东向出海通道节约20天左右。 每月一班到“天天班” 陆海新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公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进而连通国际海运网。 重庆团结村中心站,这里不仅是中欧班列(重庆)的起点,也是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的起点。年4月,铁海联运首趟测试班列从这里出发,当年9月25日实现常态化运行。从那时起,货车司机李世军亲眼见证了这里的巨大变化。 李师傅是沙坪坝区青木关人,4年前来到西部物流园一家物流企业上班,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将装有进出口货物的集装箱,拉到重庆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过安检。 “铁海联运班列刚开通时,每月一班,活不多,一周只拉十三四个集装箱,如今实现‘天天班’,大量满载货物的集装箱从这里进进出出,现在一天就能拉20来个。”李师傅说,随着工作量增加,他的收入也直线上升,每月工资比一年前增加了多元。 虽然工作比前忙,但李师傅感到很满足,他说随着铁海联运班列开行的班次越多,物流公司业务也会更好,作为货车司机也看到了希望:今后生活有奔头。 货物在通关 集装箱机检设备 机检图像 “一带”牵手“一路” 陆海新通道的开通,还首次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 年4月20日,来自越南货值54万美元的电子产品,通过铁海联运班列运抵重庆,只花了1个小时10分钟就完成了国际中转、报关放行,搭载中欧班列(重庆)驶向波兰。这是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首次实现“东南亚—广西北部湾港-重庆国际铁路枢纽—欧洲”国际中转,也意味着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重庆)实现了无缝对接。 两个月后,德国、比利时的烟叶也通过这条大动脉,直达东南亚市场,并分销至日本等亚洲市场,物流周期也成功缩短50%以上。 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渝培介绍,过去东南亚与欧洲的货物贸易都是通过海运,运输时间一般为40天左右。而今通过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重庆)无缝对接,东南亚货物在重庆铁路口岸以转口贸易模式至欧洲,总运输时间不到20天,大大减少了企业物流周期。 “陆海新通道不但可以带动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欧洲、中亚、东南亚国家也可以以此为物流中枢,实现快捷联通,更好地分享‘一带一路’释放的发展红利。”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办公室副司长陈泗棕如此说。 朋友圈扩大至13省区市 随着陆海新通道的快速发展,其聚集效应和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加入朋友圈中。今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中,更是将西部13个省区市纳入到总体规划布局中。 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规划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陆海新通道已形成国际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三种运输模式,通达至新加坡等90个国家、个港口。截至今年6月底,铁海联运班列开行班,累计开行班;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开行23班,累计开行78班;跨境公路班车开行班,累计开行班。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搭上陆海新通道的快车。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传化智联就积极布局大西南市场,将在重庆设立传化西南运营中心。 “借助中欧班列(重庆),传化智联开通了白俄罗斯工业奶粉的回程‘专列’,借助陆海新通道,今年5月底,传化智联的马来西亚葵花籽油第一个测试班列抵达重庆。”传化智联副总裁李尚青说,马来西亚葵花籽油运重庆只要10天,通过传化配送直接进入市场,最后到国内消费者手中,预计每月可开行4个专列,年度集装箱达个,贸易额超1.5亿元。 而陕西果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齐升也表示,东南亚是陕西苹果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借助陆海新通道这条快捷线路,陕西苹果可以很快地运到东南亚国家,将对该公司开拓海外市场产生积极效应。 内陆站上开放前沿 一线海陆相连,一路繁花相送。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重庆)、长江黄金水道等构建起重庆多个方向物流大通道,对内辐射、对外开放,联通世界、联动发展。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说,过去进出口,重庆这种内陆地区货物聚集非常困难,通常只能走长江水运,到沿海的港口去聚集,制约了重庆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重庆积极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开放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目前,重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互联互通,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已初步形成,东向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至上海港出海,连接欧美、日韩、大洋洲等市场。西向以中欧班列(重庆)为主,主要连接欧洲市场。南向以陆海新通道为主,连接东南亚市场。北向以渝满俄班列为主,经满洲里或二连浩特、绥芬河出境至蒙古和俄罗斯等国家。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出台,标志着陆海新通道正式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规划”的三条主通道中,重庆就占据了两条,一是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二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重庆从一个内陆地区变成了开放的前沿。 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西部地区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有利于进一步拉近中国西部与世界的时空距离,破解西部地区物流瓶颈,激发中国西部发展潜能。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韩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