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4.02 .04.01BDI:+1.3% 长三角港口群探索保税船用燃料油一体化供应模式 大藤峡船闸试通航一年带动20亿元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洋浦出口成品油“即检即放”检验监管模式效果明显 重庆已建成16处船舶污染物专用接收点 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北滘—蛇口”航线开通 中远海运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呈现明显回升态势 商务部:苏伊士运河“堵船”对中国外贸影响是短期的 苏伊士运河堵塞凸显全球供应链风险 马士基停接短约,苏伊士运河堵船造成运力短缺 美国两大油轮船东宣布合并 现代重工集团再接7艘新船订单 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需求日益旺盛 西安国际港站揭牌启用 天津港一季度中欧班列集装箱发运量同比增长7.8% .04.01BDI:+1.3% 长三角港口群探索保税船用燃料油一体化供应模式 近日,中石油上港公司为停靠在浙江舟山港老塘山码头的TONYSMITH散货船提供了吨低硫保税船用燃料油补给服务,拉开了长三角港口群进军保税船用燃料供应市场的序幕。根据上海市交通委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管委会签订的保税船用燃料油一体化供应协议,中石油上港公司也可以在上海洋山港等港口提供服务,做大船用燃料油市场。 根据合作协议,上海港和舟山港率先在长三角港口群中建立一体化供油企业试点名录库,相关经营备案手续、供油市场监管实施互认,具备保税船用油燃料油资质的企业可同时为两个港口的船舶加油。同时,长三角港口群将进一步协同区域内的船用燃料油供应企业共同将保税油船供市场做大,争取形成千万吨级的低硫保税船用燃料油大市场,带动船舶与港口综合服务及相关产业升级。 大藤峡船闸试通航一年带动20亿元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31日18:00,最后一艘满载货物的船舶驶向粤港澳大湾区,标志着大藤峡船闸安全、高效试通航满一年。据统计,自年3月31日首次试通航以来,大藤峡船闸累计过闸船舶艘次,核载量万吨,打通了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上的关键节点,带动超过20亿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大藤峡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项目,也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被喻为珠江上的“三峡工程”。大藤峡船闸投入使用后,过往船舶逐步实现大型化,吨级由试通航前的数百吨级提升吨级。为最大限度提升船舶过闸效率,大藤峡公司将船闸日运行时间由初期的10小时提高至目前的13小时,通过不断优化船闸运行方案、加强现场协调指导等多种措施,船闸日运行次数由最初的4闸次提升至8闸次,通航效率提升1倍,单次过闸时间最快仅需1小时,达到当前同类型船闸通过能力水平。 海南洋浦出口成品油“即检即放”检验监管模式效果明显 海口海关所属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关4月1日介绍,自去年4月出口成品油“即检即放”检验监管模式试行落地至今,洋浦口岸共出口成品油批次、重量.07万吨、货值5.95亿美元。海关监管效率提升,企业获得感明显。 该创新模式今年2月被列入海南自贸港第十一批制度创新案例发布,并获得年度洋浦经济开发区制度创新突出贡献奖一等奖。该项创新举措是在确保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用“风险评估+周期抽样+合格保证”的合格评定模式,利用精确等级最高的质量流量计实施现场检验,通过“在线读取流量计数据、系统分析监控关键运行数据、视频实施出口现场监管”等线上监管手段完成出口油品的计重工作。同时,科学优化查验检测放行流程,海关检测与企业装船可以同步进行,实现海关监管与企业出口双赢的目标。 截至目前,洋浦海关共为中石化集团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集团燃料油(海南)有限公司等企业扩大出口产能万吨,节省运营成本万元人民币,节省滞期费用约万元人民币。 重庆已建成16处船舶污染物专用接收点 从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获悉,重庆正加快推进船舶码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去年重庆市已完成4处船舶污染物专用接收点建设年度任务,累计建成16处船舶污染物专用接收点、个船舶污染物固定或移动接收设施,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覆盖率达到%,建成设施全部投用。年分别接收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废水、洗舱水吨、吨、吨、吨。 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北滘—蛇口”航线开通 3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北滘—蛇口”航线开通。这是自年11月9日大湾区组合港项目在蛇口-顺德正式启动以来,经过招商局港口(华南)营运中心、招商国科西部平台、平安壹账通和北滘港通力合作,在深圳和广州海关的大力支持下,所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通关模式在北滘港的应用,得到了美的集团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美的集团作为世界强家电知名企业,集装箱进出口业务需求量大,组合港通关模式将大幅提高美的进出口货柜的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本次第二点位“北滘—蛇口”航线首航的驳船“环宝68”号装载包括美的在内的15家企业的出口重柜标准箱,全部采用组合港通关新模式。 中远海运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月1日,中远海运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在上海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希望以此次战略协议签署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并深化在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物流等方面的业务合作,为新发展格局下的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3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呈现明显回升态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2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4.9%,较上月回升5.1个百分点,物流相关行业业务活动均趋于旺盛,分析认为,后市预期继续看好。3月份,随着中国生产建设季节的到来,供应链上下游经营活动的复苏,物流业景气指数重回50%以上扩张区间,呈现明显回升态势。从各分项指数上看,物流业务快速增加,物流需求稳中有升,物流业资金周转明显加快,设备利用率逐步提高,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和主营业务利润指数有所回升,物流企业经营效益有所改善,物流行业从业人数快速回升,行业后市预期继续看好。 商务部:苏伊士运河“堵船”对中国外贸影响是短期的 针对苏伊士运河“堵船”事件,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日称,中方密切 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4月1日晚宣布,自3月29日晚运河航行重启至3月31日晚,共有艘、总净吨位万吨的货船相继安全通过,4月1日又有87艘、总净吨位万吨的船只平稳通过,运河内积压船只逐步疏散。 埃及金字塔在线网站4月1日援引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耶的话报道,运河管理局就“长赐号”货船搁浅事故的一次性索赔金额将超过10亿美元,以补偿运河停运6天造成的损失和相关救援费用。运河管理局目前正在计算救援工作的投入成本以及受损河堤的修复费用。据估计,运河被迫停运造成的收入损失约为每天万到1万美元。 马士基停接短约,苏伊士运河堵船造成运力短缺 近日,苏伊士运河堵船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尽管3月29日已经解除堵塞,苏伊士运河也恢复通航,但形成的影响将产生惯性。马士基航运已经通知客户,由于先前苏伊士运河卡船事件,调度不出足够的运力,必须先暂停承接新的短期货运合约。马士基表示,即便运河已恢复通行,预期将会有数周时间,公司运能严重缺损。本周至短期内,其服务预订系统Spot将暂时不接短期货运订单,包括不接短期合约中一部分从亚洲出口的航线的短期合约。 美国两大油轮船东宣布合并 两大油轮船东InternationalSeaways(INSW)与DiamondSShipping近日宣布合并,将成为美国第二大上市油船公司,船队规模达艘。双方董事会一致通过了最终合并协议。根据协议,INSW将以股票换股票的形式与DiamondS合并。合并后,INSW和DiamondS的股东将分别拥有合并后公司约55.75%和44.25%的股份,INSW将继续在纽约证交所上市。 预计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拥有多达艘油船,航运收入超过10亿美元,雇员超过人,企业价值约为20亿美元。按照船舶艘数计算,此次合并将缔造美国第二大上市油船公司;按照载重吨计算,将成为美国上市第三大油船公司。预计此次合并将在年第三季度完成,需要经过INSW和DiamondS双方股东的批准,并取得监管部门的同意。 现代重工集团再接7艘新船订单 4月1日,现代重工集团负责造船业务的二级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分别与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的船东签订了2艘9.8万立方米级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2艘9.1万立方米级LPG双燃料VLGC、1艘2.3万立方米级小型LPG船、2艘5万吨级成品油/化学品船等总共7艘新船的建造合同,合同总金额达亿韩元(约合5.02亿美元)。截至目前,韩国造船海洋今年承接的新船订单已达69艘,合同金额约59亿美元,完成了年度订单目标亿美元的近40%。 韩国造船海洋此次承接的VLEC是今年全球造船市场成交的首艘该型船,总长米、型宽36.6米、型深22.8米,将在现代重工蔚山造船厂建造,计划从年第四季度开始陆续交付给船东。包括此次承接的2艘VLEC在内,韩国造船海洋迄今共承接了7艘VLEC。此次承接的2艘VLGC也将在现代重工蔚山造船厂建造,计划从年下半年开始交付。此次承接的1艘2.3万立方米级小型LPG船、2艘5万吨级成品油/化学品船则将在现代尾浦造船建造,分别在年上半年和下半年之前交付给船东。 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需求日益旺盛 3月31日,/7次中欧班列搭载50个集装箱从深圳平湖南站驶出,将经二连口岸站出境,预计16天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粤港澳大湾区今年开行的第80趟中欧班列,也是平湖南站中欧班列首次经由二连口岸站出境。 西安国际港站揭牌启用 西安国际港站启用仪式4月1日在西安国际港务区举行,这将推动西安港深度融入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和全球铁路网络体系,提升西安港和中欧班列长安号知名度。西安国际港站原名西安枢纽北环线新筑站,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西站管辖的一等站,主要办理整车及集装箱货物的铁路运输业务。 天津港一季度中欧班列集装箱发运量同比增长7.8% 4月1日,一列中欧班列从天津港发出,将经由二连浩特口岸出境发往蒙古,这是天津港今年以来开行的第列中欧班列。天津港集团今年一季度已累计完成中欧班列集装箱发运量箱,同比增长7.8%。 近年来,天津港集团积极构建中蒙俄国际货运班列大通道,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通了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3条中欧班列通道,为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贡献了“津港力量”。 (中华航运网收集、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