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一、课标分析《筱妮的丝路经济带研究---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地理2的内容。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达到“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要求,我们认为:本节区域认知的核心内容是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运输枢纽与聚落发展的关系。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我们认:为这一内容的内涵是需要学生运用空间的视角,对比认识不同空间的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交通运输枢纽与聚落发展关系的认知方法,并运用图表工具和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及聚落发展关系的分析、比较的综合思维方法,以“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观”为统领,培养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空间的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及聚落发展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图表阅读能力;这一内容要求学生在“区域认知”维度要达到的水平是3,在“综合思维”维度要达到的水平是3,在“实践力”维度要达到的水平是3,在“人地协调”维度要达到的水平是3。二、素养目标学习目标学习水平表现1级2级3级4级认知目标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应用交通运输枢纽与聚落发展的关系应用能力目标对比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迁移对比分析交通运输枢纽与聚落发展的关系迁移情感目标因地制宜的人地协调观价值化三、教学思路根据对课标的分析和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筱妮的丝路经济带研究---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运用组件教学设计的方法,以“筱妮的丝路经济带研究”主题情境活动为载体,运用图表工具,通过时空间视角的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及交通运输枢纽与聚落发展关系的情境与问题链,引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角色进入“筱妮的丝路经济带研究”主题情境活动中,从而学会不同空间的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及交通运输枢纽与聚落发展关系的认知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和图表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素养。四、主题情境活动主题:筱妮的丝路经济带研究---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筱妮在乘坐贵州回广州的高铁上看到一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章。文章介绍“丝绸之路,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中亚、西亚地区,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为什么“古丝绸之路”能够成为当时全球最重要的商贸大动脉?为什么21世纪初又再度活跃?丝绸之路经济带筱妮查到的资料: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东西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