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前往内蒙古的最西部,走进苍天般的阿拉善。感受这里的人们如何在大漠戈壁中书写新时代的骄傲与荣光。 乌兰布和、巴丹吉林、腾格里三大沙漠横贯阿拉善境内,生态脆弱区占总面积的94%,生态保护和建设成为阿拉善的头等大事!而首要任务就是要阻止三大沙漠的握手,于是,阿拉善盟实施了锁边工程。 我是巴彦诺日公苏苏海图嘎查的牧民,我叫杨贵兵,过去是放牧的,从年开始种梭梭,种了亩,刚开始也是不行,每年种点,每年种点,后来政策也改变了就能挣上钱了,大家就一起(种梭梭)出去打工的也回来了。 杨贵兵家的梭梭林位于腾格里沙漠北部,放眼望去满眼绿色。杨贵兵说,这里世代以放牧为生,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生态恶化明显草场退化严重。人们的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年杨贵兵在这片梭梭林里嫁接了肉苁蓉。 梭梭嫁接肉苁蓉收入可观,而以肉苁蓉、锁阳种植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沙生动物、植物资源也催生了阿拉善盟的一个崭新的产业—沙产业。现在,已经有数万像杨贵兵这样的普通农牧民加入了发展沙产业的队伍中。在此带动下,阿拉善连续五年每年新增造林绿化面积万亩,越来越多的黄沙披上了绿色。但这个数字与阿拉善沙漠面积和绿化需求相比是远远不够的,要想阻止三大沙漠的握手,飞播无疑是最为经济高效的办法。 要说阿拉善的特色,就不得不提到阿拉善的双峰驼。阿拉善有中国驼乡的美誉,双峰驼数量居全国首位。无边瀚海人难渡,端赖驼力代客船,骆驼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工具,现在它又为阿拉善撑起一个新型产业。 清晨伴着小雨我们来到养驼人李博的骆驼圈里,每天早晨挤驼奶是李博最忙的时候。 李博家几代是养驼人,但是养奶驼还是从年女儿出生后开始的。随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李博发现了驼奶的价值。现在李博家有多峰成年骆驼,挤奶的骆驼就有多峰,驼奶批发一斤可以卖到30到35元,每年收入三十万左右,现在他对驼产业的发展信心满满。 阿拉善盟骆驼产业方兴未艾,旅游产业更是快速发展。一年一度的胡杨节无疑是这里一张最闪亮的名片。 廖云坤是额济纳旗巴彦淘来苏木昂格茨音陶来嘎查书记,这几天她正带领住在胡杨林里的农牧民打扫、布置民宿,准备迎接将要到来的全国各地的游客。 廖云坤:我们嘎查是16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集中建房套,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民的形式做起了乡村民宿,17年咱们整体接待是0多人次,旅游总收入是二十几万元,18年参与进来是80多户,旅游收入60几万。 金秋九月,虽然还没有到最美的季节,但浓密的树叶已泛出片片金黄,让游客驻足流连。胡杨林的美景让人迷醉,去年胡杨节期间额济纳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25亿元。 日益发达的交通网为阿拉善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产业的多元发展给阿拉善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不断延伸的绿色正为阿拉善描绘出新的蓝图。正如阿拉善盟委书记杨博所说的今天的阿拉善向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杨博:今天的阿拉善百业兴旺、活力迸发,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今天的阿拉善,蓝天白云、山清水秀、草绿沙净、正在探索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监制:候爱文 文稿:刘玉明、冯晓璐、张立夫 包装:何豆豆 编辑:王宣荣 Hello,伙伴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