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记者刘博图/本报记者

2014年盟委行署全面兑现为民承诺的“十项重点民生工程”纪实(上篇)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工程牵动幸福、拉动发展,2014年全盟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全力推进“十项重点民生工程”落实到草原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领域,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助……我盟在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中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在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惠及全盟人民,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让民生工程成为誉满草原的民心工程。

多渠道孵化就业创业新环境

2014年,全盟城镇新增就业18346人,农牧民当年转移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低于自治区下达调控指标0.4个百分点。同时,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3亿元,开展创业培训3088人,开展城乡技能培训26722人,带动就业11944人。

“创业培训+项目支持+贷款扶持+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五位一体工作模式,这是我盟2014年创业就业工作的新亮点。锡林浩特市把企业园区(基地)建设作为产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导向,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扶持创业园区(基地)发展,为广大创业者开辟一片“试验田”。今年,各类园区(基地)已培育自主创业者1638人,带动就业6824人。

去年,锡林浩特市相继成立了香榭丽舍创业孵化基地、康盛基业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园,对零就业家庭成员、特困毕业生、城镇低保家庭成员、残疾人等特殊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场地租金补贴(第一年100%,第二年70%,第三年40%)。创业园以“3+N”为核心服务体系,由创业导师指导、政府干部帮扶、成熟企业带动,配合多方面扶持政策助推青年创业企业健康发展。

香榭丽舍创业孵化基地划分五大差异化创业区域,包括时尚餐饮街区、吧类风情街区、民族产品购物街区、生活体验街区、特色文化教育街区,可容纳大、中、小各类经营实体300户。截至目前,已审核入驻商户160户,其中高校毕业生47户,其他人员113户,带动就业512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快培育发展创业载体,通过立项新建或依托工业园、产业园、物流园以及中心商贸区等,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盟级建立2000万元的创业发展基金,旗县市区分别建立不少于300万元的创业发展基金。今年,力争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亿元,扶持至少8000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2万人。

全盟还不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探索技能培训与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深入落实重大项目促进就业联动机制,抓住“重点项目推进年”的有利时机,力争通过大项目企业安置就业人数比2013年翻一番。深入用人企业进行“一对一”对接,提前介入开展培训及就业服务,重点围绕火电、化工、有色冶金、物流、旅游、农牧业产业化、社会管理、家政服务等专业开办培训班,采取订单、定向及菜单式培训方式,争取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去年共开展城乡技能培训2.15万人。

推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事业发展

去年,各旗县市(区)依托“12349”便民养老服务平台均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老年人优待和老年人各项保障政策陆续得到落实。

12月27日,锡林浩特地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建筑面积1.5万平米,总投资近8000万元,于2013年5月6日正式破土动工,文化类活动及办公区于2013年10月投入使用。中心本着满足日常活动、兼顾中小型赛事和适当超前的思路设计,包含室内门球场、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台球室、棋牌室、书法绘画室、文艺和合唱团排练室、健身操排练室、电子教室、图书室、展览室等在内的多项老年人活动场所。

活动中心在各旗县遍地开花只是老年人事业的一个缩影,在享受政策方面,2014年,全盟共有1.45万8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到高龄津贴,津贴标准80—89岁执行月人均100元,90—99岁由2013年月人均200元提高到300元,100岁以上由2013年月人均500元提高到600元。

在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达布森高勒嘎查,全嘎查的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为90%,在这基础上嘎查又从集体经济中拿出一部分钱,为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补助300元。在锡林浩特市,2013年为1.3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发放100元面值的乘坐公交卡的基础上,2014年又为2.6万名老年人继续发放每人100元的公交优待卡。

西乌珠穆沁旗为从根本上解决旗政府所在镇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投入1950万元购买巴拉嘎尔高勒镇“学府花园”住宅小区现有基础设施并完成装修改造,投入150万元购买了主要教育教学设备。新幼儿园不仅引进了先进的蒙台梭利教学法,还在每个教室安装了最新的室内感应空气净化系统。同时,通过全旗事业单位考录平台招聘了20名教师,命名为“西乌珠穆沁旗巴拉嘎尔幼儿园”,性质为公办幼儿园,直属于旗教育科技局管理,蒙语和汉语授课合校,设计办学规模9个班,最多可容纳300名幼儿。

在锡林浩特市新区三号湖西侧,占地11042平方米的锡林幼儿园主体工程已完成,该工程总投资3360万元,建设规模为18个教学班,可满足540名幼儿入园,与锡林幼儿园一起建设的还有位于东二环的宝力根幼儿园。

2014年全盟规划新建、续建幼儿园34所(新建22所、续建12所),建设面积10.9万平方米,总投入3亿元。目前,新建幼儿园已有6所投入使用、4所完工、9所正在施工,续建幼儿园已有6所投入使用、4所完工、2所正在建设,已到位资金8297.5万元。

构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体系

2014年,新增标准化学校11所,全盟城镇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70%以上。目前,全盟累计完成投入7479万元,完成投入计划的73%。二连浩特市、阿巴嘎旗、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蓝旗、多伦县的6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苏尼特左旗、乌拉盖管理区的2所标准化学校场馆建设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设备采购工作已完成;正镶白旗1所、太仆寺旗2所标准化学校的场馆建设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教学辅助用房、教学设备采购未能如期完成。

全盟现有中小学120所,在校生11.78万人,中小学校舍面积为137万平方米,其中:宿舍、餐厅等生活用房49万平方米。2011-2013年,全盟共创建标准化学校66所,占学校总数的55%,累计投入4.98亿元,重点建设体育场馆(风雨操场)30个,标准田径场57块,补充完善了部分教学及生活用房。标准化学校实现了校园场地标准化,并建有标准塑胶体育场活风雨操场,生均校舍面积、住宿生生均住房面积均已达到《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和中小学安全工程有关规定。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标准,为标准化学校重点配齐和完善了教学仪器设备、学科专业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及卫生设备,同时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升级和改造,进行了校园多媒体信息化建设。目前,全盟教学装备累计投入3.06亿元,使标准化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配备达标,全部实现班班通以及生活设施装备的配套完善。

同时,我盟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全盟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对39所薄弱学校的改造任务。截至去年,累计完成投入7802万元,对36所中小学进行了校舍、仪器设备的配套完善,为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进一步夯实了基层。

根据《2014—2015全盟创建标准化学校计划》,我盟将进一步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继续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两年内计划创建标准化学校43所,届时全盟城镇小学均实现标准化。

统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4年,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急救机构和苏木镇卫生院等一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了嘎查村卫生室全覆盖项目。在此基础上,全盟投入4087万元为120个苏木镇卫生院配置了78辆流动服务车,并为居住地超出苏木镇卫生院服务半径10公里的农牧户发放15138个健康小药箱,为6.6万50周岁以上女性、55周岁以上男性农牧民开展了免费体检。健全了农村牧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半径和能力,有效降低了农牧民就医诊疗支出成本,提高了基层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率。

全盟结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采取“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模式,大力推进农村牧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广大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将基层医疗卫生流动服务车及车载设备50周岁以上女性、55周岁以上男性免费体检工程纳入“十项民生工程”,盟财政投入专项资金4087万元。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流动服务车及车载设备的到位,农牧民健康体检工程已免费体检65969人,发现高血压患者15375人,患病率23.31%;糖尿病患者2096人,患病率3.18%;确诊乳腺癌、宫颈癌、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41例;可疑肿瘤待进一步确诊141人。

通过以上措施的具体落实,对持续提高卫生院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把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问题解决在基层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实现了引导群众首诊在基层,把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降低就医诊疗成本,减轻就医负担,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率,实现农村牧区居民看病“小病不出嘎查村、一般疾病不出苏木乡、大病基本不出旗县”的目标,保障了农牧民特别是边远地区农牧民享有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

在医疗保障方面,2014年全盟参合农牧民共计491743人,参合率达到97.6%。高于全区0.6个百分点,全盟人均筹资标准达到390元。9.63万人次报销新农合基金15151万元,受益率19.65%,住院实际补偿比55.8%,统一了门诊统筹补偿,报销比例为50%。报销比例提高,药品价格却下降。全盟现有政府办142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623所嘎查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率、使用率和零差率销售率均达100%。

实施农村牧区免费体检工程

为进一步摸清农牧民疾病谱分布状况,建立健全农牧民健康档案,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2014年,盟委、行署将农牧区免费健康体检纳入为民办实事“十项民生工程”,由盟旗两级财政投入2302万元,为农牧区7.8万名50周岁以上女性和55周岁以上男性重点人群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并对结核病、布病等重点传染病进行筛查。同时,进一步完善农牧民健康档案,已免费体检农牧民76926人,其中男性30690人,女性46236人。

此次体检项目包括心电图、血尿常规、血生化免疫、胸部X光及腹部B超,此外还新增加了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检查。同时,相关部门及时将体检结果录入电子健康档案,并实时掌握体检工作的进展情况。

以二连浩特市为例,已完成近300人的体检工作,基本全覆盖了该市满足体检条件的牧民,没有进行体检的,市医院再根据苏木镇卫生院统计上来的信息,再组织医护重点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高龄残疾人集中下乡开展体检工作。体检中心主任段玉荣告诉记者:“在二连,给孩子陪读的牧民也不少,这些人来市里的时间比较固定,我们就把体检工作延长至9月5日开学期间,让体检者的随时来随时检。”

在该院体检中心,记者随手翻开了牧民体检的健康档案,重点疾病筛选、现存主要健康问题及合理的健康干预措施系统全面。在牧民体检完毕后,医院会将这些健康报告反馈回苏木卫生院,方便苏木乡镇的信息掌握和广大农牧民随时查看。

为了方便农牧民就近体检,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的卫生部门在体检开展初期与二连相关部门进行了协调,医院兼理两旗部分农牧民的体检工作。正在体检的崔先生来自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3月初他就在体检摸底调查中得知了消息,在苏木分片推进体检中,他选择了离家较近的二连浩特。他告诉记者:“以前体检主要依照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路费、体检费加起来也得好几百元,今年的体检不仅免除了体检费用,还可以就近到二连检查,既省钱又省时。”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白癜风协会常务理事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