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这些地方千万别去!因为,去了也等于白去!去这里你能够欣赏的只是一样人人人 一到五一,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片壮(keng)丽(die)景象↓ 高速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堵堵堵堵堵堵堵堵堵… 车站,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挤挤挤挤挤挤挤挤挤…… 景点,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多…… 厕所,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憋憋憋憋憋憋憋憋…… 到处,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快患上密集恐惧症了啊,有木有啊! 投诉无门,到处泪奔;没有最坑,只有更坑!没有办法,谁让全国人民五一全部出动了呢 友情提示你: 五一出门,千万别去这些地方! 不然,你会深刻的感受到——什么叫做“人人挤我,我挤人人”~ 故宫,千万别去!旅行君曰 因为去了,什么皇上的住处啊~大清的历史啊~你全都看不见! 你只会看见——无数的后脑勺。严重缺氧的节奏。 长城,千万别去! 因为去了,什么豪迈气魄啊~什么巍峨雄壮啊~你全都感受不到! 你只会感到——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全傻眼。长城,你这是超载了吧?!在卫星拍照肯定是万里人龙。 鼓浪屿,千万别去! 因为去了,什么休闲小资啊~什么浪漫情怀啊~你全都体会不了! 你只会体会到——前面上厕所的,你快点行吗?!这就是传说中的现场只别啊? 西湖,千万别去! 因为去了,什么罗曼蒂克啊~什么西湖美景三月天啊~你全都想象不到! 你只会一直想——妈蛋!前面的,你能走快点吗!!!你们考虑过桥的感受吗? 泰山,千万别去! 因为去了,什么雄伟壮观啊~什么鬼斧神工啊~你全都看不到! 你只会看到——前方无尽的,排队大军。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被挤在最中间…上山看屁股,下山看人头 黄山,千万别去! 因为去了,什么奇石啊~云海啊~你全都看不见! 你只会看到——垃圾满地,人流无数。 凤凰古镇,千万别去! 因为去了,什么湘西风情啊~质朴迷人啊~你全都感受不到! 你只会感受到——人人挤我,我挤人人。 中山陵,千万别去! 因为去了,什么肃穆庄严啊~什么浩然正气啊~你全都体会不到! 你只会体会到——孙中山先生要是看到这幅景象,不知做何感想…… 长白山,千万别去! 因为去了,什么天池啊~什么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啊~你全都看不到! 你只会看到——前面无数缓慢的车流和永远无法找到的车位……堵堵停停!可能刚到景区口,你就可以准备往回开了吧~ …… 大家为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假期,也是蛮拼的~但是五一总之大家要出去的,下面旅行君就为大家推荐一个景美人少的地方,那就是宁城!度假最主要是开心,如果换个地方还是乌压压的人,那就不好了。 千年古都·辽中京 辽中京遗址位于宁城县天义镇,距县城13公里。该城始建于辽统和二十五年(公元年),历时一年半建成。辽亡后,金元明各朝又相继沿用,最终毁于明时战火。古城从建到毁历时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公元十世纪初,老哈河畔游牧于潢水之滨(今赤峰市西拉沐沦河畔)的契丹族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公元年建立了契丹国,建都临潢(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为上京。第二帝耶律德光继位,改国号为“辽”。随着国力的强大与疆域的扩张,又相继修建了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中京大定府和西京大同府。 中京位于五京之中,建于各京之后。公元年,辽宋双方订立了“澶渊之盟”,辽国的财力更加雄厚,两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出现了“两国使臣不绝于路”的局面。为了显示辽的国力,辽圣宗与其母萧太后决定在原奚王牙帐地兴建中京。《辽史·地理志》记载:辽统和二十五年(公元年),辽“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阁之状,因议建都。择良工于燕蓟,董役二岁,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城修完后,“号曰中京,府曰大定。皇都中有祖庙。大同驿以待宋使,朝天馆以待新罗使,来宾馆以待夏使”。辽中京的建成,使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近公里,大大方便了辽与宋及其它周边国家的交往。辽中京仿北宋都城汴梁之制,分外城、内城、皇城三个部分。整个城市布局为方形,呈回字形分布。外城东西长米,南北宽为0米,周长15公里,城墙高4至6米,宽11至15米,每层夯土厚15厘米。除西墙外,每隔90米处,建有楼橹一个,楼橹同城墙同筑并突出墙外,径10米,比城墙稍高。南面正中为朱夏门,上有楼阁,并建有瓮城,入门有南北向宽64米的中心大街一条,直达内城南门“阳德门”。与朱夏门东西对称各有一门,东为长乐门,西为景昌门,比朱夏门略小。阳德门大街西侧有排水沟,以木板或石板砌盖。大街西侧为市坊区,东西各有四坊,如“丰实坊”、“利通坊”、“贵德坊”等,各坊都筑有围墙,设有坊门,为商贾贸易、作坊及市民居住区。外城共有东西向大街5条,南北向大街3条,纵横交错,布局井然。大街之间又有小巷,同时还建有许多大型馆舍以及寺庙和佛塔。据记载,辽中京一带曾有寺庙30余座,城西南角的镇国寺建在小山之上,气势恢弘,宋相苏颂在《游中京镇国寺》一诗中,有“纵观无限意,记述恨无能”句,足见当年之盛。 内城建在外城内,东西长米,南北宽米,墙上有楼橹建筑。其南门为阳德门向北直达皇城,有40米宽的大街一条,大街两侧筑有围墙,大定府设在其中。城内按契丹民族生活习俗,遍设穹庐、毡帐,为禁卫军驻地。外城及内城东部因地势偏低,多住民户,主要机构如宰相府、文忠王府、度支使司、留守司,总管府、处置司、警巡院、国子监、文思院等全设在西北部。 皇城位于内城北部,呈正方形,边长各米,以内城北墙中部为其北墙,其余三面单筑,南墙正中有阊阖门,仿宋都宫门形制,设5个门洞,上有阁楼,称五凤楼。两侧设东西掖门,均有大道与中心大街相连。从东掖口入,经武功门直达武功殿,为辽圣宗居住之处。从西掖门入,经文化门直达文化殿,为国母萧太后居处。城内还有清风殿、八方殿等皇后居所,又有皇家的祖庙,是辽统治者居住、举行大典和行使权利的地方。 内城南部阳德门西,现有一座小城,当地人称“紫禁城”,南北长米,东西宽米,高4至5米,土筑城墙较为完整,四面正中各有门。城内出土文物表明是明代建筑遗址,为明初宁王朱权的府第。 在辽中京遗址内外,现存砖塔3座,即大塔、小塔和半截塔。大塔居于城东南角上,小塔居外城内偏西处,半截塔在城外西南角。中京城北之七金山上有三学寺遗址,并建过奚王避暑庄及辽代离宫。 辽中京从建立到辽保大二年(公元年),经历了余年的辉煌。金灭辽后,仍作为国家的陪都,起初仍称中京大定府,后改中京为北京。公元年,元朝大将木华黎攻破北京,改大定府为北京总管府,公元年,改为大宁路,公元年,又改为武平路,4年后复为大宁路。明初,改大宁路为大宁都指挥使司,后又改为北平行都指挥司。洪武二十年(公元年),设大宁卫。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封其十七子朱权为宁王,进驻大宁,为清除后顾之忧,纵火焚烧中京城,致使历时近年的四朝古都葬身火海。因该城废于明,故人们习惯上称其为大明城,将大塔称为大明塔。 今日辽中京,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每年一度的农历四月初八庙会,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人和商贾。修葺一新的大明塔、金代小塔和馆藏丰富的辽中京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古都辽中京的千年历史和灿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