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持续30多年的迅速发展,对外开放功不可没。在“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围绕加强国内区域合作,深化与俄蒙交流合作,在提高外贸和利用外资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在新常态下,这对自治区开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令人欣喜的是,新时期开放战略聚焦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把目光也投向了广阔的腹地。五中全会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一直处于开放“末梢”的中西部地区的内蒙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蓄势待发,向着对外开放的新前沿迈进。 展望未来,在“十三五”以及更长时期,“开放”作为核心发展理念之一,定将为自治区经济改革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4方面着手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此,结合全会精神和“十二五”以来我区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绩,就内蒙古如何在“十三五”期间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孙炜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外经贸发展为推动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孙炜东说,“十二五”期间,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自治区对外开放工作也经历了严峻挑战。 在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促进对外开放政策措施的引领和推动下,自治区对外贸易保持平稳增长,年和年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利用外资质量显著提高,通过香港活动周等招商引资活动,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绿色低碳、现代农业、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服务业等领域;境外投资快速发展,合作领域持断扩大;口岸通关能力、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沿边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自治区外经贸发展为推动自治区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未来五年对外开放工作怎么做“未来五年,商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国际需求结构的新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全面开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努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孙炜东说。就未来五年的对外开放工作,孙炜东认为应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完善对外开放布局全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增强开放意识,提升开放本领,具备国际视野,扎实推进全区对外开放工作。 要提升现有边境经济合作区、互市贸易区、跨境经济合作区、产业加工区的规模和层次,加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边区域开放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沿边外向型产业带,培育沿边开放新支点。 进一步发挥现有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作用,提升外经贸整体发展水平。 ▲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围绕自治区五大基地建设,推动装备制造、重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份额,消化过剩产能。 加强特色农畜产品的工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鼓励传统行业、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智能转型、跨界融合,加快推动形成“互联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带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拓展国际发展空间继续采取有力举措“引进来”,扩大自治区利用外资规模。 紧扣自治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向,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加大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招商引资力度,用好现有的港澳合作平台,实现从引资金为主向引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服务并重转变。 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利用面向俄蒙的口岸优势,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围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共同建设中蒙俄经济合作走廊。 扎实推进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呼伦贝尔中蒙俄合作先导区建设,发挥园区在中蒙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等方面的开放引领作用,努力将我区打造成为融开放之门、亚欧之路、集散之枢、先行之域于一体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核心区。 以中蒙博览会等在我区举办的大型对蒙对俄展洽活动为龙头,加强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的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和高层互访,将中蒙博览会打造成为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不断创新和完善与俄蒙合作的体制机制,把与俄蒙的各方面合作搞起来、深下去,把中俄蒙合作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示范区。以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基础,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格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为此,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以来我区开发开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就内蒙古如何在“十三五”期间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格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一主题,记者采访了内蒙古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朱晓俊。向北开放,我区优势明显朱晓俊说,内蒙古具有开放发展特别是向北开放的有利条件。 区位优势突出,向北面对蒙俄两国、对内毗邻八个省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是东北、华北沟通大西北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东南沿海、京津冀等经济腹地“西出”的重要通道和枢纽。 从东到西分布着16个陆路口岸、3个航空口岸,全国进出境货运量超千万吨的5个陆路口岸有4个在我区,直接联通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我区以口岸为节点的运输体系已逐步形成,以满洲里、二连浩特为节点的两条亚欧大陆桥是我国连接蒙俄和东欧各国的重要陆路通道。 依托口岸和通道优势,我区充分利用与俄罗斯、蒙古国在资源、产业、技术等方面较强的互补性,我区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方针,不断加强与蒙俄两国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在国家与蒙俄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与蒙俄的经贸合作逐步扩大。 年,我区对蒙俄两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71.51亿美元,蒙古国、俄罗斯已分别成为我区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在电力、铝业、矿产、房地产、森林采伐加工、农业种植、农畜产品加工贸易、餐饮、运输等领域广泛开展了对外投资。努力形成与外部互利合作的格局朱晓俊分析,“十三五”期间,要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必须深入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以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基础,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格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形成与外部特别是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和地区互利合作的格局。 ▲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构建以经济通道为主要支撑、以呼包鄂等经济腹地为核心、以沿边口岸为重要支点、以其它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依托已有的欧亚经贸大通道,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立体通道格局,内连环渤海等周边地区延伸至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外接蒙古国俄罗斯欧亚,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培育一批陆港、空港和进出口加工园区、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办好中蒙国际博览会等贸易平台,建设跨境电商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推动对外贸易优化升级加强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巩固出口扩大市场份额,推动外贸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 ▲加快产业和产能合作重点在农牧业、矿能和制造业、物流、跨境旅游、金融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广“境内生产半成品—境外成品组装销售”模式,培育一批境内外产业基地。▲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 通过教育、科技、文化、传媒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加强对我国腹地的开放构建合作平台,吸引先进生产要素向我区转移,共同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 ▲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努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薛玉梅:说一口流利蒙古语的浙江商人薛玉梅(右一)在卖场为客户讲解电器功能。 年,二连浩特市成为国家批准的首批十三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随之,中国和蒙古国的边贸红红火火开展了起来。大批蒙古国客商来二连浩特市采购物资,薛玉梅和丈夫以销售小家电产品跻身于众多商人之间,她一改别人“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坚持保质量、薄利多销,逐渐成为中蒙边境上小有名气的诚信商人。 “我们要的货弄好了吗?”一位蒙古国客商问薛玉梅。 “没问题,你先看看,正在装货呢……”薛玉梅回答。 在二连浩特海尔卖场,记者见到了这位说着一口流利蒙古语的浙江商人——薛玉梅,20年前,她听人介绍,二连浩特口岸对蒙古国开放了,做生意挣钱,就跟随家人从浙江乐清市来到了二连浩特市义乌商贸城,开启了边贸经商路。 薛玉梅回忆起当年的经商日子历历在目,她说,改革开放之初做生意不需要营销技巧,做鞋帽、家电生意等,啥挣钱做啥,啥好卖进啥,利润很高,在这里挣了第一桶金。勤奋和诚信让她赢得了蒙古客商的信任,拥有了稳定的客源。20多年间,她始终坚持以诚信作为自己的生意经,这一信念让她所经营的家电产品在打开口岸市场的同时,也在对蒙贸易中闯出了一片天地。目前,她经营的家电产品种类拓展到包括海尔、美的、TCL、海信、LG等在内的十几个品牌。家电品牌的增多和持之以恒的诚信度让薛玉梅赢得了更多蒙古国客商的订单。 “改革开放给我带来了事业发展的机遇,创业的路上我还在努力。”薛玉梅说,如今,她的海尔家电大卖场,已经成为一个为20多人提供就业平台的贸易公司。为了扩大经营领域、扩大卖场场地,她在卖场旁建起了一栋平方米的楼房,预计明年10月份交付使用,“南方很多习惯跟北方不一样,尤其是饮食和天气,现在慢慢适应了,反而回到南方会不习惯。”薛玉梅笑着对记者说。 薛玉梅是二连浩特市所有外地商人的缩影,随着二连浩特口岸贸易的不断发展,这些被称为新二连人的各地客商,也用丰富多彩的商品和辛勤的汗水,给二连浩特边境贸易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来源:内蒙古日报 记者:红艳王连英 作者:张晓琴 编辑:薛晓芳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