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地理部分 一世界人口图1是世界人口的增长及预测图,图2是年3月20日中国人口时钟图。读图并完成1~3题。 1.图1中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 A.一直很快 B.年后逐渐变缓 C.一直缓慢 D.年后迅速加快 2.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A.粮食供给压力加大 B.劳动力可能会短缺 C.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D.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3.据图2分析,我国近年来实行“全面二孩”人口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基数已变小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新生人数已很少 D.已不需要“计划生育” 二冬奥会韩国形状狭长,东岸平直,西岸曲折。年2月9日至25日,第23届冬季奥运会在韩国平昌举行。第24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则是中国的北京和张家口。据此读图3和图4,完成4~10题。 4.下列关于朝鲜半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 B.属于季风气候,南部呈现明显的海洋性 C.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D.南北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方面差别大 5.据地理位置推断平昌可能比北京() A.冬季更寒冷 B.全年更湿润 C.气温年较差更大 D.降水季节变化更大 6.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于2月9日当地时间20:00开始,北京的小明在晚上8点打开电视却发现实况直播早已进行一个小时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小明家的钟坏了 B.地球的公转 C.媒体的消息有误 D.地球的自转 7.如果你来到韩国平昌,要去观看现场比赛,需要携带() A.世界政区图 B.亚洲地形图 C.韩国旅游图 D.平昌交通图 8.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及北部与中国相接,东南与日本隔____相望。() A.东海 B.日本海 C.朝鲜海峡 D.黄海 9.夏秋季节,韩国经常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A.水灾 B.旱灾 C.龙卷风 D.台风 10.下列关于韩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B.自然资源丰富,能够自给自足 C.三面临海,对外联系便利 D.人口资源丰富,而且素质较高 三中东11.年4月14日,美国空袭叙利亚,使这片本已伤痕累累的土地再次经历打击。7年多旷日持久的连绵战火,让叙利亚城市满目疮痍,古迹摧毁殆尽,百姓流离失所。读图5,下列关于叙利亚的推论,正确的是() (图5) A.叙利亚内战冲突中交战双方都是黑种人 B.叙利亚人信奉基督教 C.叙利亚战争是仅为了争夺石油资源 D.叙利亚内战双方的主体是阿拉伯人 12.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工业发展落后,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出口棉花与小麦。读图6和图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东部地势北高南低,西部地势南高北低 B.西部降水较多,气温年较差较大 C.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是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晴天少,日照时间短 D.石油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石油开采或石油化工工业 联合国称也门正处于社会、经济和体制全面崩溃的边缘,国际社会应伸出援手,采取紧急挽救行动。据此读图8,完成13~14题。 (图8) 13.从图中可知,也门属于亚洲的()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14.也门所在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读图9,完成15~18题。 (图9) 15.中东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这是对中东位置的高度概括和归纳。这种位置特点能使我们意识到中东地区() A.气候炎热 B.气候寒冷 C.对外交往便利 D.资源丰富 16.中东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图中显示中东石油集中分布在() A.波斯湾及其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红海沿岸 D.阿拉伯海沿岸 17.中东现在修通了波斯湾通往地中海的输油管道,从地中海沿岸装船运输。这种改变能缩短中东石油运往哪里的距离?() ①中国的距离 ②西欧的距离 ③美国的距离 ④日本的距离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8.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中东普遍分布的民居是() A.墙厚窗小的平顶屋 B.长屋 C.茅草屋 D.窑洞 四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中国在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中,“雪龙”号环南极航行抵达罗斯海海域,为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选址。据此读图10,完成19~22题。 (图10) 19.南极地区科考最适宜的时间是() A.3、4、5月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 20.若科考站定在罗斯岛,其位于昆仑站的哪一方向?() A.正南B.正西 C.东北D.东南 21.下列不属于南极科考项目的是() A.雨林调查B.环境研究 C.冰川研究D.海洋考查 22.下列关于科考队在南极地区所见所闻的描述,可信的是() A.考察期间,南极地区温暖湿润 B.在附近海域,看到日本渔船正在捕杀鲸鱼 C.在南极大陆,发现了不少正在作业的油井 D.到达昆仑站时,这里正处于极夜 五中欧班列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适合装运集装箱的快速货物偏组列车。“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迅猛增长,运到时限大格压缩,货物品类日益丰富。目前,依托第二亚欧大陆桥和西伯利亚大陆桥,已经铺划了西(经阿拉山口)、中(经二连浩特)、东(经满洲里)三条中欧铁路运输通道,国内开行城市达到28个,到达欧洲11个国家29个城市。据此读图11,完成23~27题。 (图11) 23.影响中欧班列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铁路沿线风沙、暴雪等灾害频发 B.铁路等级低,运行速度缓慢 C.横跨亚欧大陆,班列运输时间长 D.途经国家多,海关通关不便 24.推测中欧班列返程中国的货物主要有() A.汽车、红酒、橄榄油 B.普通服装、小家电、塑料制品 C.仪表、药品、手机配件 D.木材、瓷器、玉米 25.中欧班列的开通带给我国普通百姓的好处是() A.方便欧洲游行 B.增加生活消费品的选择 C.提高经济收人 D.提供就业岗位 26.与海洋运输相比,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实现上述两地间的货物运输,其主要优势是() ①单次运量更大 ②受天气影响小 ③线路距离较近 ④速度快,耗时短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7.从浙江义乌到西班牙的便捷路线中,班列经过的可能性最小的铁路干线是() A.兰新线B.陇海线 C.京包线D.京沪线 六中巴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联合贸易车队首次试联通庆祝活动,于年11月13日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瓜达尔港隆重举行。这是第一次有贸易车队自北向南成功穿越巴基斯坦西部地区,表明当地道路已初步实现连通,“一走廊、多通道”理念正逐步成为现实。巴基斯坦是我国重要的陆上邻国,中巴经济合作前景广阔。据此读图12,完成28~29题。 (图12) 28.瓜达尔港濒临() A.红海 B.地中海 C.阿拉伯海 D.孟加拉湾 29.“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由瓜达尔港运输到我国的重要战略物资是() A.石油资源 B.铁矿资源 C.木材 D.汽车 七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进一步推进国际合作,有力带动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据此读图13,完成30~32题。 (图13) 30.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中,①所在的海洋通道是()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巴拿马运河 31.下列对内罗毕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B.人口增长快,是黑种人的故乡 C.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 D.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32.中东是“一带一路”上联系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下列关于中东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 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③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④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八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杯足球赛是影响力最大的单项体育赛事,年与年将分别在俄罗斯和“袖珍小国”卡塔尔举办。据此读图14,完成33~34题。 (图14) 33.两国共有的优势能源是() A.风能和水能 B.煤炭和生物能 C.石油和天然气 D.水能和太阳能 34.关于卡塔尔所在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居民主要使用英语 B.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C.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D.水资源分配合理,地区和平 九我国领导人出访美国、澳大利亚年3月23日,应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澳大利亚进行了正式访问。年4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据此读图15和图16,完成35~37题。 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美、澳均濒临太平洋,即澳大利亚图中甲所属大洋 B.中美、中澳关系均属于“南北关系”,三国的合作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美、澳两国农业发达,区域化生产特征明显,字母B所属区域是美国著名的棉花带 D.美、澳两国主要是白种人,英语为主,首都均是本国最大城市 36.澳大利亚的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具体是() A.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B.东部——山地、中部——高原、西部——平原 C.东部——高原、中部——平原、西部——山地 D.东部——平原、中部——山地、西部——高原 37.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北沿海地区 B.东北沿海地区 C.东南沿海地区 D.西南沿海地区 读图17和图18,完成38~40题。 (图17)美国本土示意图 (图18)甲、乙两城市气候资料图 38.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①海洋——太平洋 B.②山脉——落基山脉 C.③海湾——墨西哥湾 D.④河流——亚马孙河 39.下列关于甲、乙两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甲城小于乙城 B.冬雨率甲城高于乙城 C.甲城年降水量约为52毫米 D.乙城冬季降水量约为毫米 40.下列关于美国中部平原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A.平原东北部气候冷湿,人口稀少 B.是主要的小麦、玉米和棉花产地 C.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D.南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参考答案 1.D2.A3.B4.D5.B6.D7.D8.C9.D10.C11.D12.C13.B14.A15.C16.A17.C18.A19.D20.C21.A22.B23.D24.A25.B26.D27.C28.C29.A30.A31.B32.D33.C34.B35.B36.A37.C38.C39.D40.B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