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山水、寺庙和游乐场,兴趣实在不大。夏至已经过去一周,想借休假机会,过猎奇考证之瘾,于是决定探访神舟飞船返回地点的场景。二连浩特国门(浩特=城市),是距离北京最近的陆地国门,也绕道去看看。自驾游去路:北京出发,沿京藏高速,经乌兰察布,一路向北,宿苏尼特右旗(旗=县;盟=地级市)——二连。回路:二连——乌兰哈达(下高速)——四子王旗(也叫“乌兰花”)——红格尔苏木(也叫“大庙”,一个镇,神舟飞船主着陆场就位于那里)。从事先查阅的资料就预料到这是一条以丈量里程为主,比较荒凉的路线,不过,荒凉之处也风景别致。 二连口岸铁路国门 一过乌兰察布(也叫“集宁”),经集宁绕城高速,转二广高速,刚才还在京藏高速大车之间穿行的拥挤负担,突然消失。散布在草原上的村落就开始显得极为稀少,顿生“天苍苍,野茫茫”之感,如入无人之境。路上不见其他车辆,似乎只有我们一辆车,即使超速已久,竟然毫无察觉……足见,危险,也藏在一路通畅之中…… 带着老人,随时走,随意停,连经两个服务区都是空无一人。只好拐入又一个空荡荡的服务区,学着孙悟空在如来佛手掌心“撒尿到此一游”,习得已久的城市文明,似乎突然就消失在这渺茫无际的草原之中了……终于,遇到一个人影晃动的服务区,也不见几个人,超市只有方便面之类,加油站的机器仍然裹着帆布,不能加油。此后,碰到能加油的就必须加满油。尚未直达目的地,还可保持一分盼头,再说也都需要休息,遂决定夜宿苏尼特右旗,顺路找宾馆入驻。这里似乎是一个很悠闲的小县城,路上的车速很慢。午饭买的带汤水饺,飘满一层羊肉,不见一片青菜,已经预示这片广袤的沙漠、沙地和草原,缺水不缺肉。午饭午休后出门,阳光刺眼,晒得难受,简单查查,随意从城东出去,望见一片黄绿色的“地毯”,那定是草原了。走近看,却如同沙地,中间一洼水在阳光下闪光,明镜一般,十分罕见。老人说,没见过水吗,我却很想去看看沙漠里的水,因为想起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句话,然而,终于没看成…… 中蒙国境缓冲带点开放大看看铁路那边两列栅栏 第二天早上,继续一路向北,从两个长颈对吻的巨大恐龙雕塑下面穿过,就进入二连市区,经西环路直奔国门。那天若不是蒙古大选,就可以仅凭身份证通过旅行社,带老人过境一游。界桩,是国家观念成熟的标志,不禁想到国人的“国家”观念,在受尽蹂躏中,经历了越级跳跃才终于成熟。 界桩简介 中蒙国境似乎比较随意,缓冲带里面挺着四块界桩,两旁有两列铁栅栏,宽绰的中间地带似乎很是“浪费”,好像类似于中缅边境的缓冲带那样宽,而满洲里中俄之间的缓冲带,则比较“节省”。 之后,顺便看看“恐龙故里”,那里的树化石和恐龙化石,的确是真货,而看似美丽的天鹅湖,则是由处理后的全市污水汇聚而成。“盐池”,也真的产盐,供全市食用,但怎么也走不到跟前…… 二连郊区的天鹅湖 赶紧转入正题。 从二连返回,直奔神舟飞船着陆场,途中顺便午餐后上二连公路(路况相当于高速),直达二连高速,仍然是车辆少见。不知不觉,竟然走过了最佳拐点,只好从乌兰哈达出高速,绕行二百多公里 乌兰哈达到乌兰花途中村落指示牌 穿越察哈尔右翼后旗、中旗——这是乡道、县道,顶多是省道,却路况极佳的草原天路,草原直达天地相交之处,辽阔壮丽。 乌兰哈达到乌兰花途中村落指示牌 沿途牧民颇为富裕,在聚居村落里,坍塌的老土房不远处,是新盖好的统一样式的红砖房,每家每户的标准间,令人想起了敬老院。 牧民新村 当然,草原上也有孤零零的砖房加蒙古包院落的,院落里停放大大小小许多车辆,很多车辆没上牌照…… 草原上牧民二元结合院落 导航到“神舟主着陆场”,竟然把我们带到了四子王旗,再重新导航到着陆场,才发现地图上没有显示,只好夜宿乌兰花。这里绝非原来想像中荒凉的边陲小县,而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繁荣程度胜似内地的县城。到达这里已是下午七点多,住宿、吃饭、打听,才知道着陆场位于还有六十多公里之外的红格尔苏木,想必看完那里顶多一小时。 次日一早向那里出发。起伏跌宕的乡道,仍然相当于内地的高速公路,很快到达红格尔苏木,问问,还十分遥远,有说三十公里、四十公里的,还有有说五十多公里的,提示找人带路。倒是问了两个,不愿带路。于是,决定自行前往,走过柏油路感觉已经很远了,好不容易见到一个骑在摩托车上的牧羊人,赶紧上前问问,牧羊人说,十公里后再上土路。刚走不远,又遇到一个停在路边的骑摩托车的牧羊人说,哪有那么远,三公里就可以上土路,他们都说没去过。于是,我们看着里程表,跟着感觉走,在大概的位置,上了土路。一路上坡,途径一家牧民,这里的路人比加油站还稀缺,见人就问,看见牧民家的狗被拴着,狂叫狂跳几下。一个戴帽、吊着面纱的白皮肤姑娘朝一位黑皮肤老妇人叽里呱啦说了一通,会说汉语的这位姑娘确定这条土路可以找到神舟五号着陆点。我们来了信心,爬啦爬啦~,沿着崎岖山路爬坡十几公里,开出两条岔道,分别指向远方又几公里之外,隐约可见两处人家。怕走错路,怕野兽和狗,停下了车,我和老伙计持棍前往,两位老人蹲下来喝水、吃零食,此时已经十一点多了,大风、饥饿、口渴……我们向较近的那家牧民走去,身后的车,变成了一只蚂蚁,蹲在一旁的老人几乎看不见了。黄蜂飞虫叮咬中,犬吠,我们停顿,突然望见另一处人家出来一辆摩托车,有希望了!等了很久,却不见踪影,也许跑向哪里放牧去了……这时,才意识到整个上午都在盲目寻找中。 (神舟飞船着陆场盲目寻找中恐惧来袭) 几十里茫茫草原,不见人影,手机没信号,不禁想起,首次在太空行走的前苏联宇航员,曾经携带手枪和专用防身武器,用以对付外星人和落到地面荒野丛林中,打猎捕食、防御猛兽,发射求救信号等等,突然感觉恐惧来袭……老伙计胆大,说,既然快到了,就上前问问吧,说完,继续低头前行一段,果然听见了狗叫,蹲在远处车旁的老人后来说,看到这种情形,担心极了……我们停顿、犹豫,忽见一辆黑色轿车~天哪~这种路竟然还可以跑轿车——后面确实有一条狗,狂叫着奔跑过来。 我们立刻警觉,握紧了棍棒,等那辆车走近,我边拄着拐杖,敬礼微笑,司机原来是一位牧民姑娘……她说,要重新返回,顺着柏油路再往前走十多公里,才可以上另外那条土路。无奈,我们退出已经爬坡颠簸了很长的土路,又沿着柏油乡道前行了不知多少公里,遇到一个标牌,就很兴奋~停下看看,却是“金界壕遗址”~虽非意料之中却是意外的收获。上午四个小时快要过去了,已是疲惫不堪,即使找到那条土路,也不敢再往草原深处行走、打听,且不说牧民家里都有烈性犬……也正是到了此时,才感受到,“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的美景深处,竟然也产生着恐惧。 决定返回红格尔苏木,去镇上吃饭。想象着航天员承受着五脏六腑快要被压碎的压力、快要四处逃逸的浮力,返入大气层时飞船缠着一团火球,陨石流星一般~~生死完成了回家之路……决心再稍作打听,做最后一博。我们顺便走进一家餐馆,旁边一张饭桌上有两个小伙子在吃饭、喝酒。我有气无力地咨询着,饭店老板说去过那里,指着我们旁边一个小伙子说,可以问他。这个小伙子就是后来给我们带路的小王,祖籍山西,会讲汉语。 (神舟飞船着陆场第二次探访寻找神五返回落点) 饭后,小王替我们驾车前往。小王说,主着陆场平方公里,找一个着陆点,如同大海捞针。最近的路,也只能是神舟五号着陆点,其他几个就更远了,特别是神舟十一号,随大风飘向一百公里之外的朱日和那里去了。他曾经骑摩托车带着记者赶赴现场抢新闻。当地人只能在现场警戒线之外参观。他表示欢迎今年下半年来看现场,可以骑摩托车带去参观。说着,说着,大概走过二十多公里,小王指着茫无边际的大草原说,这里每户牧民拥有五千到一万亩的牧场,放牧的牲畜头数有限制,还有些地方禁止放牧了。 牧民几乎半月要杀一只羊,顿顿吃羊肉,每家都存有几箱白酒,饿的时候,就骑摩托车回来,吃肉喝酒,再出去放牧,这里的车辆多数没有手续,草原上也无从谈起酒驾问题。他们晚上走出草丛之路,到遥远的镇上去玩牌娱乐,深夜驾车回,如果有月亮,不必开车灯。据说多数牧民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草原,不愿意丢弃潇洒的生活。他们感谢国家政策,屋里却多数挂着成吉思汗的像,这也许就是自治区的特色吧…… 我们从柏油路拐入土路,小王指着一个脑包(山包)说:如果没有上午盲目的寻找,那里就有祭拜敖包的那达慕(节目表演)。后来,我们在返回途中看到了参加摔跤和赛马的人擦肩而过,驾着货车,载着三匹马飞驰而去。有的是从二连赶来参加仪式的,一次能挣钱十几万呢。 又走了大概十几公里,他指着一户牧民说:他家的摩托车和那辆小货车,都是买我的,是朋友,神舟五号就落在他牧场里,我带你们来,不必另出费用。他带着我们到牧民家旁边,和朋友打一个招呼,再沿着没有道路的草地走走,转动一把方向盘,穿过他朋友牧场那道门。当时神舟差点儿落到他家里,不过,那时候所有牧民都暂时离开了着陆区域,这里面除了临时架设的手机信号线之外,不允许架设任何电线。我们穿越着牧场里的草丛,不一会儿,望见一公里之外有几个人。他说,那些人也在参观…… 这平方公里之阔,五千或一万亩土地才会见到人烟的茫茫草原,没有湖泊沼泽,没有坚硬岩石,没有陡峭山坡,在天地相接之处,的确适合着陆。终于,找到了那个被人不屑一顾、真正如同大海捞针一般的地点——属于“神舟飞船主着陆场”的一个点——这个不曾遇见的白字绿底的小标牌,就在我们过来的柏油路乡道边,刚刚一晃而过,来不及拍照,和那个红底白字的“神舟五号返回落点”的标牌一样,都是后来才树立的…… 神舟五号返回落点,大塑料罐为人造模型 寻找大半天,唯见神舟五号一个返回落点,也只是一块低矮的纪念碑坐落在一个四方形水泥基座上,只是停留参观几分钟。之后,直接返回,边走路,边看景,边休息。返回途中巧遇辉腾锡勒大草原、黄花沟,顺便停下,或边行车边拍照,胜过专此一游,这些,也都是免费的意外收获。 途中偶遇的辉腾锡勒大草原 这一游,好险。不过,好在内蒙的路好走,美景往往在险处……晚上回到家里,早上在乌兰花城区宾馆里泡在水杯里的苦荞茶,仍然散发着大麦茶那样苦香的浓浓味道,行囊里带着草原上酿造的思想,成吉思汗的一根驼毛也不夹杂……其实,正是在第二次寻找着陆场过程中,才真正领略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风光。 蒙古包 也正是在从二连到神舟着陆场的歧途绕行的路上才欣赏到:太阳刚刚躲到白云后面,云朵儿就落到草原上,变成雨水、白羊和洁白的蒙古包,而风落下来则变成洁白的发电风叶 白羊 ——这些,虽然还都只是路边捡来的景色,足以表明:人生不可修改,但可以修改视野,视野可以延长人生,尽阅高原、草原。有言道:曾经沧海难为水,五岳归来不看山,而内蒙归来则应该是“不看原了”。 (写于年6月29日) 文:为民,河南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曾两次赴境外访学研究,出版专著一册,现居北京。 编辑:夏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