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有时挖恐龙就像打牌,新手总是运气好的;

或者把帽子扔上天,落在哪儿,就从哪儿挖起......

曾办过一次“重返恐龙时代”的讲座,请到了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徐星老师。听他讲了几个恐龙发现的故事后,顿时觉得和《天真的人类学家》中那些令人捧腹的田野调查笔记异曲同工。这些学者们擅于苦中作乐,日常的艰辛把他们变成了称职的段子手。

下面是根据徐星老师讲座整理的故(duan)事(zi),没去现场的大小朋友也来欢乐一下吧。

中国恐龙化石研究的核心人物——古生物学家徐星

图/英国《自然》杂志

我们在野外寻找化石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沙尘暴、大暴雨都是经常会遇到的,有时暴雨还会把我们的帐篷冲走。但感受到更多的还是乐趣。比如我们会在营地搭上小帐篷,大家一起做饭,在旷野上烤肉、喝啤酒,还可以欣赏晚霞,有时候晚上可以看到银河,那些漂亮的星星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摸得到。

我们每天拿着地质锤,带一些水,睁大眼睛,在地上寻找蛛丝马迹,寻找化石。下面就讲几个恐龙化石挖掘过程中的小故事。

图/恐龙研究者张茜楠

{一}

一顶帽子引发的发现

年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经常到内蒙古二连浩特附近寻找化石,当时我们找到了两种恐龙的化石,一种是内蒙古龙,一种是二连龙。

中央电视台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很感兴趣,决定来为这件事拍一个纪录片。纪录片拍得差不多了,导演说,你们能不能模拟还原一下挖化石的场景,边挖边拍更有意思。听了这话我们犯难,化石已经挖完了,怎么还原?这个时候,一个野外队员说,我有办法。说着就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抛到了空中。二连这地方风很大,帽子一下子就被吹到了十几米外,落到了地上。这位队员就指着那地儿说,就在这里挖。结果当我们打开岩石后,发现下面真的有化石,而且是一种从未被人发现过的新的恐龙物种!这就是后来被我们命名的苏尼特龙。

日本NHK电视台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对苏尼特龙的发现很感兴趣,也来到二连浩特拍纪录片,也希望我们展示一些挖掘动作,再现苏尼特龙发现的过程。这次我们选了同一处的一块露出地表的破碎化石,边暴露化石,边接受采访。当时我们觉得它与苏尼特龙同属一处发现地,应该跟苏尼特龙是一类,所以才选择了它。但没想到,在边刷岩石、边对着镜头介绍的过程中,研究人员慢慢发现这块化石与苏尼特龙并不是一类,拿到实验室修出来以后才发现,这原来是一个巨大的窃蛋龙类的化石。之后,我和我的同事根据这块化石命名了“二连巨盗龙”这一新的恐龙物种,这次发现对人们理解鸟类起源的复杂性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信息。而这次野外考察,还在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科技发现之一”。

{二}

不经意间发现的“最后的晚餐”

发现化石的过程有时很有意思,有时候也很枯燥,经常出去很多天都没有收获。但其实,说不定后面有大惊喜在等着。

有一次我们在新疆挖掘化石,每天都要从营地出发到各地寻找化石。大家出门都会路过一块平地(离营地只有多米远),然后到更远的地方找化石。一天,两个队员找了一天化石也没有什么收获,很沮丧,抱怨说太没意思了,花这么大力气都没有发现化石。于是他们便溜达着往营地走,走到那个每天被很多人走来走去、踩得很结实的平地上,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地面上有一条线。他俩趴地上仔细看,结果竟然惊讶地发现,那道线其实是一只恐龙的脊柱!经过挖掘,我们发现了这个漂亮的化石,我们称它为“最后的晚餐”。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只肉食恐龙,而在它的嘴边则是一只很小很小的鳄鱼化石,我们猜测,也许是这只恐龙在吃鳄鱼的时候突然遭遇了不幸,两具骸骨被埋藏了起来,在经过了数千万年之后的今天,被我们这两个野外队员发现了。

通过研究这个化石,我们再次命名了一种新的恐龙——简手龙。

{三}

挖恐龙就像打牌,新手的运气总是好的

每次说这个故事我都感慨,最好的化石一般都是第一次去找化石的人发现的。像我每年都去找化石,却再也找不到好化石了。

有一个科学家,眼睛特别不好,但在一个我们都觉得很荒凉的小山包上,他突然发现有一点黑黑的东西,便爬上去拍照,然后又整个挖开。结果你们猜怎么着?我们从山包上面一直挖到下面,化石层出不穷,再往下挖到更深的地方后还有化石,没完没了了!最后我们把化石取断,带回了研究所。

经过修理后我们意识到,这次的发现实在太惊人了——它不仅是一个化石,而是很多层化石,其中一层上有一个较小的、像老鼠一样的动物化石,在它的下面还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恐龙宝宝化石,再下面一层还有一个恐龙爸爸(或者恐龙妈妈)的化石……最后,我们在这个大岩块里找到了20个动物。

通过对这些化石的进一步研究我们推测,很有可能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1.6亿年前的新疆温暖湿润,那里有一条大河,河流旁边则分布着许许多多湖泊和池塘,河两岸的泥土很软。在河的两边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恐龙,其中有体长35米的巨型的马门溪龙。当巨大的马门溪龙走在温暖的河岸边,它会踩出一个个大坑,随后水和泥巴将这些大坑填充起来,又形成许多小的泥塘。后来,在这里发生了火山爆发,火山灰落到泥塘中,泥塘中的泥巴和火山灰混到一起形成了一种“超级胶水”,非常非常黏。路过泥塘的小恐龙如果一失足、不幸掉进去,就被困在这里面爬不出来。这样被困住的恐龙越来越多,于是便形成了一层又一层的化石……

上面这三个故事,是不是听着一个比一个玄?不过,虽然有时要靠运气,恐龙的发现和研究更多时候是件严肃的事情。比如,要知道哪里可能有恐龙,才能有的放矢地去考察。徐星老师在讲座中也为我们介绍了一些中国恐龙发现的现状:

图/《中国国家地理》年第01期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上图是中国恐龙化石分布图,可以发现,从东北雪原到广东广西,从西域大漠到东部沿海,我国发现恐龙化石的区域十分广泛。

山东诸城的恐龙化石图/源自网络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坟墓”在山东诸城。在七千到八千万年前,诸城曾发生过一场巨大的灾难,数以百计的恐龙丧生并被埋葬在这个地方。照片中密密麻麻的恐龙化石,展现了当年恐龙死去的惨状。在这里,研究人员发现了霸王龙的近亲——诸城暴龙,以及三角龙的近亲——中国角龙等,这些都是白垩纪晚期最具代表性的恐龙化石。

乌拉特后旗图/源自网络

中国另一个发现恐龙很有名的地点是内蒙的乌拉特后旗,在这里科学家们找到了白垩纪沙漠,找到了很多很漂亮的化石......

讲座中徐星老师说的最让图书君高兴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更多关于恐龙和恐龙发现的故事,这本书中都有,大家可以回去看。(很安利,很友好,偷笑)

▼就是这本啦▼

《中国国家地理恐龙百科》

萌萌的男神[徐星]作序推荐

适合4-6岁亲子阅读,7-18岁自主阅读。

全新分类方法,精选了最有特点、最著名的恐龙;

欧洲顶级手绘师绘制的复原图;

附传奇发现史、解剖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内容。

收藏级恐龙百科,

献给每一个小恐龙迷。

京东、当当、亚马逊,全网有售。

天地之美·阅然纸上

中国国家地理图書|cngbook

?长按







































甲氧沙林搽剂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